绕栏幽涧乍泠泠。又雨一声声,漏一声声。
生,生。
这首《风马儿》由清代词人顾贞观所作,其内容描绘了一幅深夜静谧、思绪万千的画面。词中运用细腻的笔触,通过自然界的声响与个人情感的交织,营造出一种深沉而略带忧郁的氛围。
“绕栏幽涧乍泠泠”,开篇即以“泠泠”之声描绘了山涧水流动的清脆悦耳,仿佛在夜晚的寂静中轻轻回响,为整首词定下了一种清冷而又不失生机的基调。“又雨一声声,漏一声声”,雨滴与漏壶的声音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种时间流逝的暗示,让人感受到夜晚的漫长与孤独。
“两处闲眠,那夜不同听”,这两句将读者的思绪引向了两个不同的场景或心境,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或是对过去与现在、理想与现实的不同感受。通过对比“闲眠”与“不同听”,词人巧妙地表达了对宁静与动乱、安逸与动荡之间微妙平衡的思考。
“更,更。病眸才展讶青青”,“更”字的反复使用,强化了时间的推移感,同时也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焦虑与不安。随着“病眸”的展开,词人突然注意到一片“青青”,这或许是窗外初露的绿意,也可能是内心深处的一抹希望之光,给整首词带来了一丝温暖与慰藉。
“是灯一星星,萤一星星”,灯与萤火虫的微光在黑暗中闪烁,既象征着微弱却坚韧的生命力,也是对主人公内心世界的一次温柔抚慰。这一景象不仅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也深化了主题,展现了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刻,生命依然能够发光发热。
“偏到薄帏,单枕最分明”,“薄帏”与“单枕”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简陋与主人公的孤独,但“分明”二字则暗示了即便是在这样的环境中,主人公也能清晰地感受到周围的一切,包括自己的情感与外界的变化。
“生,生。”最后两句以简洁有力的语句收尾,既是对生命的肯定,也是对不断前行的鼓励。在经历了内心的挣扎与探索之后,词人似乎找到了某种力量,准备面对生活的挑战,继续前行。
整体而言,《风马儿》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层层递进,构建了一个充满哲思与情感深度的世界,展现了作者对于生命、时间、孤独以及希望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