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兼邻笛怨,坐怯客毡寒。
露蕙虫争缉,风枝鸟畏弹。
未能消侠气,时拭剑镡看。
这首明代诗人刘绩的《清夜西窗独坐有怀》描绘了夜晚寂静而深沉的景象。首句“杯罄烛花残”写出了诗人独坐西窗,烛火将尽,酒杯空空,暗示了孤寂的氛围。次句“沈沈夜向阑”进一步渲染了夜色渐深,临近黎明的静谧。
“吟兼邻笛怨”通过邻家笛声的凄怨,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思虑。接着,“坐怯客毡寒”表达了诗人对寒冷的感受,不仅是身体上的,更是心灵上的孤寒。后两句“露蕙虫争缉,风枝鸟畏弹”运用拟人手法,写露水中的蕙草似乎在忙碌地编织,而风中的鸟儿畏惧弓箭般的弹射,寓言自己虽身处宁静,但心中仍存警惕与壮志。
最后两句“未能消侠气,时拭剑镡看”,诗人透露出自己并未完全消磨掉侠义之气,时常擦拭剑柄,显示出一种坚韧不屈的精神风貌。整首诗以景寓情,表达了诗人深夜独坐时的内心世界,既有孤独感,又有壮志未酬的豪情。
平田渺空旷,孤岗忽高峙。
新松荫其巅,白石缭其趾。
初登若崭绝,稍上乃如砥。
严风荡高寒,微月中霄起。
亭亭日晷侧,肃肃征鸿驶。
南招天目云,北览具区水。
比来局羁绊,游遨喜兹始。
同心良可重,欢言得佳士。
非惟外累遗,沉忧亦成委。
薄暮聊旋归,余兴会留此。
云花鳞鳞山漠漠,重城平障芳阴薄。
腻雨轻吹飞复停,勾引东风到帘幕。
草滋微湿沾芳尘,陇头不见寻花人。
桃英梅萼同懊恼,水纹满涨金河春。
柳丝暝蒙烟不醒,辘轳暂辍银瓶绠。
新莺未换谷中声,游蜂竟失阑前影。
丁香百结蕉有心,绡屏六曲春沉沉。
香抽翠缕火长续,余寒扑锦笼朱琴。
江南春好多芳树,林园半是看花处。
明朝重整小红车,风光满路行春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