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以道为际,行将时不群。
远势一峰出,近形千嶂分。
朝暮(zhāo mù)的意思:指一天的早晨和傍晚,也指时间的短暂和转瞬即逝。
传闻(chuán wén)的意思:指没有确凿证据的消息或传说。
何极(hé jí)的意思:指到了极点或者到了极端的程度。
怀清(huái qīng)的意思:怀念清朝
久传(jiǔ chuán)的意思:久传指长时间流传传承下来。
灵贶(líng kuàng)的意思:指能言善辩,口才出众,能够巧妙地运用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
平生(píng shēng)的意思:指一个人一生的时间。
清芬(qīng fēn)的意思:形容花草的香气清新芬芳。
人境(rén jìng)的意思:指人类的社会环境,也可以指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日曛(rì xūn)的意思:日落黄昏时分
鲜云(xiān yún)的意思:形容云彩的颜色鲜艳明亮。
行将(xíng jiāng)的意思:即将发生或接近发生的事情。
亦何(yì hé)的意思:也是什么意思,表示对事物的无所谓或不在乎。
远势(yuǎn shì)的意思:远远超过他人的实力或势力。
作者(zuò zhě)的意思:指写文章、著作的人,也可指创作诗文、书画等艺术作品的人。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并融入个人情感的诗作。开篇“平生非作者,望古怀清芬”表达了诗人平素不善于著述,但内心向往古人留下的清高气节和精神财富。这反映出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向往。
“心以道为际,行将时不群”则透露了诗人追求个人内在修养,与世俗喧嚣保持距离的态度。这里的“道”指的是道德或哲学思想,“际”有边界之意,“行将时不群”表明诗人选择与众不同,独自一人在特定的时间进行思考和修身。
接着,“兹山在人境,灵贶久传闻”描绘了茅山的位置,以及它作为神山所拥有的灵异之气和久远传承的美誉。诗人通过这段描述,将茅山塑造成一个既有人间烟火,又不失仙境清幽的地方。
“远势一峰出,近形千嶂分”则具体描绘了茅山的壮丽景色。一座高峰在远处显现,而在靠近时,却见到千姿百态的山峦。这两句生动地展现了茅山的层次感和变化多端。
“冬春有茂草,朝暮多鲜云”捕捉到了四季更迭中茅山的生机与天气的变幻。无论是寒冷的冬日还是温暖的春天,都能在这里见到郁郁葱葱的青草;而每个清晨和黄昏,云彩总是色彩斑斓,令人心旷神怡。
最后,“此去亦何极,但言西日曛”表达了诗人面对茅山壮阔景象时的心情。这里的“此去”指的是继续前行的方向和距离,而“何极”则暗示着茅山的美无边际,难以用语言尽述。诗人没有给出明确答案,只是轻轻地说起西边落日的余晖,这既是景致的写照,也流露出诗人内心对自然之美的无限憧憬。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茅山自然风光的细腻描绘,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情感寄托和个人精神世界的追求,是一篇融合了景物描写与个人情怀的抒情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