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夜怀紫阁峰僧》
《秋夜怀紫阁峰僧》全文
唐 / 鲍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满山雨色应难见,隔涧经声又不闻。

紫阁夜深入定石台谁为扫秋云。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qiū怀huáifēngsēng
táng / bàoróng

mǎnshānyìngnánjiànjiànjīngshēngyòuwén

shēnduōdìngshítáishuíwèisǎoqiūyún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入定(rù dìng)的意思:指人的精神高度集中,全身心地投入其中。

石台(shí tái)的意思:指坚固、稳定的基础或根基。

夜深(yè shēn)的意思:指夜晚时间已经很深,表示时间已经很晚了。

应难(yìng nán)的意思:勇敢地应对困难和挑战。

雨色(yǔ sè)的意思:指雨天的景色或雨后的景色。

紫阁(zǐ gé)的意思:紫阁是指紫色的楼阁,比喻高贵、华美的住所或宫殿。

翻译
满山的雨色想必难以看见,隔着山涧的诵经声也听不到。
在紫色的阁楼深夜常常入定,石台上又有谁来清扫秋天的云彩。
注释
满山:整个山脉。
雨色:雨水的色彩,可能指雨天。
应难见:很难看到。
隔涧:隔着山涧溪流。
经声:诵经的声音。
又不闻:也听不见。
紫阁:紫色的阁楼,可能指寺庙或高雅的住所。
夜深:深夜时分。
多入定:经常进入静思的状态。
石台:石头建造的平台。
谁为:由谁来做。
扫秋云:清扫秋天的云彩,比喻清除心中的杂念。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鲍溶的《秋夜怀紫阁峰僧》。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佛寺僧人的思念之情。

"满山雨色应难见,隔涧经声又不闻。"

这两句描写了一场秋雨过后的宁静景象。雨后山色变得更加浓郁,但这种美景却难以寻觅;而远处寺庙中的佛经吟诵之声,也因为距离遥远而听不到了。这两句通过对视觉和听觉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淡远幽深的氛围。

"紫阁夜深多入定,石台谁为扫秋云。"

这里,“紫阁”指的是寺庙中的楼阁,诗人设想在深夜里,僧人在那里进行静坐禅修,进入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而“石台”可能是寺中的一处平台或石构建筑,秋天的云彩飘渺,不知有谁会在这样的环境中扫除落叶,以保持清净。这两句则通过对僧人生活的想象,表达了诗人对他们那种超脱尘世、专注内心修行状态的向往和赞美。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与寺院生活的描绘,传递出一种淡远而深沉的情怀,以及诗人对于清净之地和精神追求者的深切情感。

作者介绍
鲍溶

鲍溶
朝代:唐   字:德源

鲍溶,字德源,生卒年、籍贯不详,元和四年进士,是中唐时期的重要诗人。晚唐诗人、诗论家张为著《诗人主客图》,尊鲍溶为“博解宏拔主”.将他与“广大教化主”白居易、“高古奥逸主”孟云卿、“清奇雅正主”李益、“清奇僻苦主”孟郊、“瑰奇美丽主”武元衡并列。为“六主”之一。宋代欧阳修、曾巩等对他的诗歌也颇为欣赏。 
猜你喜欢

乍凉

一雨添一凉,秋近暑已远。

菰荷响骚飒,忽其岁年晚。

悁悁我所思,室而偏其反。

燕乳巢未空,蛩吟枕先满。

涉非忘浅深,饮自知冷暖。

黄姑与织女,隔河送悽惋。

南金英琼瑶,不换霜鬓短。

(0)

谨和大人喜晴

雨脚如麻日日然,垂成生恐坏丰年。

九重肸蚃通方寸,一点光明遍大千。

喜动朝行花底散,愁销野次苇间缘。

奄观铚艾霜风晚,重压牛车倍费鞭。

(0)

恭和御制赐吴叔告已下闻喜宴诗

致主唐虞泽兆民,贤才端是国精神。

作人欲返皇风古,拔士先随圣化新。

收敛文章归献替,安排事业到弥纶。

宸章属望丁宁甚,上答天恩莫爱身。

(0)

谨和老人初冬寓笔十绝·其六

避风台上深情宠,偃月堂中尽意谋。

争柰天公无面目,满林黄叶一番秋。

(0)

梅·其二

寒根不与物俱陈,髁髁梢头寂寂春。

却月凌风谁会得,不沾一叶是真身。

(0)

梅·其一

玉佩琼裾萼绿华,铜瓶清浸广寒家。

客怀无着春风处,醉向梢头嚼尽花。

(0)
诗词分类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诗人
屠隆 吴师道 余靖 赵孟坚 李洞 丁谓 姚广孝 沈一贯 李德裕 翁卷 司空曙 李颀 卢仝 唐时升 高士奇 阮阅 查慎行 蔡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