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道 中 见 问 津 者 宋 /宋 祁 欲 问 迷 津 意 ,都 缘 别 径 多 。亡 羊 曾 自 此 ,老 马 欲 如 何 。旁 午 晨 车 迈 ,间 关 夕 盖 过 。不 须 贪 远 客 ,危 恨 寄 风 波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别径(bié jìng)的意思:不走常规的路线,采取其他方式或方法。
不须(bù xū)的意思:不必,不需要
风波(fēng bō)的意思:指风和波浪,比喻社会上的动荡和纷争。
盖过(gài guò)的意思:超过、胜过
间关(jiān guān)的意思:指相邻的两个关卡或要塞之间的地带,也比喻相隔不远的两个地方。
迷津(mí jīn)的意思:迷失方向,不知所措
旁午(bàng wǔ)的意思:指事物的位置、时间或次序紧邻、相连。
如何(rú hé)的意思:表示询问或描述做某事的方法或步骤。
亡羊(wáng yáng)的意思:指失去了羊,也泛指失去了东西或者失去了机会。
远客(yuǎn kè)的意思:指远离家乡的人,特指离开家乡在外地寄居或旅行的人。
- 翻译
- 想要询问迷失的方向,只因岔路太多。
从前失去的羊,老马是否还能记得找回的路。
早晨的车辆交错而过,傍晚的车盖也穿行其中。
无需贪恋远方的客人,危险的忧虑就寄托在风浪中。
- 注释
- 欲:想要。
问:询问。
迷津:迷失的道路。
意:方向。
缘:因为。
别径:岔路。
亡羊:丢失的羊。
曾:曾经。
自:从。
此:这里。
老马:经验丰富的马。
旁午:交错。
晨车:早晨的车辆。
迈:行走。
间关:曲折。
夕盖:傍晚的车盖。
不须:无需。
远客:远方的客人。
危恨:危险的忧虑。
寄:寄托。
风波:风浪。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宋祁的《道中见问津者》,通过对一位途经迷津之人情怀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世事变迁、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的意象和语言都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郁和哲理。
"欲问迷津意,都缘别径多。" 这两句是说想要询问渡口的深意,但因为岔道纷繁,难以探究其中之意。这里“迷津”象征着人生的困惑与选择,而“别径多”则隐喻了人生道路上的无数选择和可能。
"亡羊曾自此,老马欲如何。" 这两句通过失去了的羊和年迈的马来比喻人生中的挫折与无奈。诗人以此表达一种对于过往无法挽回、未来难以预知的人生态度。
"旁午晨车迈,间关夕盖过。" 这两句则描绘了行者在日落时分匆忙赶路的情景。“旁午”指的是傍晚时分,“晨车迈”是早晨的车轮声,“间关”是指通过关隘,“夕盖过”则意味着夜幕降临,人们急于要找到避难之所。这些细节都在强调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紧迫。
"不须贪远客,危恨寄风波。" 最后两句是对行者的一种劝诫和自我安慰,不必贪恋远方,因为人生路途中的困难与忧愁,如同风浪一样不可预测,也只能寄托于无常的命运之中。
整首诗通过一系列意象和情感的铺陈,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和选择的深刻反思。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月下野步
空中磊落斗跨天,道旁荒寒月满川。
行歌惊起鸥鹭眠,三万里在拄杖边。
敲门索酒太华前,飞渡黄河不须船。
袖中短铁青蜿蜒,昔曾巴邱从老仙。
削平岩崖抉云烟,此妙可得不可传。
雷声殷殷电煜然,已觉辽碣无腥膻。
雪花如席登祁连,归来却看东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