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驰驱(chí qū)的意思:形容快速奔驰、迅速行动。
楚客(chǔ kè)的意思:指在他乡的客人,也可指在异地独自奋斗的人。
从来(cóng lái)的意思:表示事物的常态、习惯或一贯的状态。
芳年(fāng nián)的意思:芳年指的是美好的年华,年轻时光。
方志(fāng zhì)的意思:方志是指古代地方志书的简称,也用来形容详细记录事物的情况和变化的书籍。
弧矢(hú shǐ)的意思:指箭或弓弦所形成的弧形。
九华(jiǔ huá)的意思:形容人的容貌非常美丽动人。
兰皋(lán gāo)的意思:指山林中的美丽景色。也用来形容诗文或音乐的优美。
马步(mǎ bù)的意思:指军队行军时的一种特殊步伐,也泛指站立时两脚分开的姿势。
南山(nán shān)的意思:指的是南方的山,也可泛指高山。
平地(píng dì)的意思:平地指的是没有任何障碍物或困难的地方,也可以指事情顺利进行或人处境安稳。
晴日(qíng rì)的意思:晴日指的是晴朗的天气,没有云彩和阴霾。
秋色(qiū sè)的意思:指秋天的景色,也表示人生的晚年。
任侠(rèn xiá)的意思:指人性格豪爽,行为慷慨大方,重义气,讲究义气、义务和义勇的精神。
日照(rì zhào)的意思:阳光照射、明亮。
四方(sì fāng)的意思:四个方向,指东、西、南、北四个方位。
五色(wǔ sè)的意思:形容色彩丰富多样,闪烁夺目。
贤劳(xián láo)的意思:指一个人既聪明有才能,又勤奋努力。
烟霄(yān xiāo)的意思:
亦作“烟霄”。1.云霄。 唐 陈子昂 《春日登金华观》诗:“山川乱云日,楼榭入烟霄。” 宋 陆游 《蓬莱行》:“山峭插云海,楼高入烟霄。” 明 李东阳 《楚观楼记》:“声之发於此者,必能超尘壒而出烟霄,凡有耳者皆得之。”
(2).指山的高处。 唐 皇甫曾 《赠鉴上人》诗:“律仪传教诱,僧腊老烟霄。”
(3).喻显赫的地位。 唐 白居易 《秋夜感怀呈朝中亲友》诗:“词赋擅名来已久,烟霄得路去何迟?” 唐 黄滔 《陈皇后因赋复宠赋》:“已为无雨之期,空悬梦寐;终自凌云之製,能致烟霄。” 金 元好问 《感兴》诗:“倚梯从昔望烟霄,七叶何人竟珥貂。”九华殿(jiǔ huá diàn)的意思:形容文章或言辞华丽辞藻,过于繁琐,不切实际。
四方志(sì fāng zhì)的意思:形容一个人能够广泛地了解、掌握各方面的情况和知识。
五色云(wǔ sè yún)的意思:形容云彩五彩斑斓,色彩丰富多样。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储巏所作的《贺方嘉伯发解赴南宫》。诗中描绘了方嘉伯在兰皋之地,以侠义之名,与楚客相比,略显不足。他感叹平地烟云,未能与南山秋色相匹敌,却依然自信地追求着自己的理想与抱负。
“芳年緤马步兰皋”,开篇即以“緤马”形容方嘉伯年轻有为,正步入人生黄金时期,如同骏马般充满活力与希望。“兰皋”则象征着清雅高洁的环境,暗示方嘉伯虽身处繁华,但心志高远,不为世俗所染。
“任侠犹嫌楚客豪”,进一步刻画了方嘉伯的个性,他虽有侠义之心,却对传统的豪放不羁有所不满,显示出其独特的价值取向和追求。
“平地烟霄差恨晚,南山秋色敢争高”,这两句表达了方嘉伯对于理想的追求与自我超越的渴望。他虽然身处平地,却向往着更高的天空,同时也不甘于与南山秋色相比较,展现出一种超越现实、追求卓越的精神风貌。
“九华殿晓香浮研,五色云晴日照袍”,描绘了方嘉伯在朝堂上的形象,九华殿的香气与五色云彩的映照,不仅展现了其身份的尊贵,也寓意着他内心的高洁与光明。
“弧矢从来四方志,驰驱应不赋贤劳”,最后两句总结了方嘉伯的志向与行动。他以箭矢为喻,表明自己有着广阔的志向与追求,无论前路如何艰难,都将不辞辛劳,勇往直前。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与深刻的哲理,展现了方嘉伯作为一位青年才俊的风采与精神境界,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其抱负与追求的赞赏与期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