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态不可少,君才独患多。
障澜谁是柱,回日苦无戈。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沈司马伯含的深切感慨与对其作品的赞赏。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展现了对才华与命运之间复杂关系的深刻思考。
“宦态不可少,君才独患多”,开篇即揭示了官场与个人才能之间的矛盾,表达了对沈司马伯含才华横溢却在官场上遭遇困境的同情。这里,“宦态”指官场风气,“君才”指沈司马伯含的才华,“患多”则暗示了他因才华而带来的困扰。
“障澜谁是柱,回日苦无戈”,进一步描绘了沈司马伯含在官场中的处境,以“障澜”比喻官场的阻碍,以“柱”象征支撑的力量,但“回日苦无戈”则暗示了面对困难时缺乏有效的解决手段或支持,形象地表现了他在官场中面临的艰难与无奈。
“南国已如燬,北山今有罗”,通过对比南国的衰败与北山的繁盛,隐喻了沈司马伯含所处环境的变迁与个人命运的起伏。这里的“南国”与“北山”分别象征不同的境遇或立场,表达了对沈司马伯含命运转折的感慨。
“暂归临海峤,得句报羊何”,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希望沈司马伯含能暂时摆脱官场束缚,回归自然,找到心灵的慰藉,并期待他能创作出更多佳作,以此回应那些关心他的朋友。这里,“临海峤”象征着远离尘嚣的宁静之地,“得句”则是指创作出好的诗句,而“报羊何”则可能是对某位友人的回应,寓意着沈司马伯含的作品将是对友人情感的回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沈司马伯含作品的感怀,展现了对才华与命运、官场与个人之间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友情与艺术创作的珍视。
意与公游,在癸卯冬,余方数奇。
恰军山万垒,奔涛骇浪,后堂十夜,急管繁丝。
颇怪推袁,非由说项,意外深惭国士知。
颠狂甚,曾雪天腰鼓,上屋梁骑。入春又赋将离。
怅别绪茫茫不自持。
正魂销去国,燕泥刚坠,神伤饯客,柳带将垂。
记得微波,送君淮浦,倚棹偏于漂母祠。
臣老矣,念王孙一饭,欲报何时。
雨挟泉飞,风助杉吟,调调刁刁。
正梅刚破腊,檀匀脸靥,山争酿雪,粉剪翎毛。
水坼龙鳞,树洼蛇腹,苍莽空山捲怒涛。
吾衰也,恰閒思说饼,狂欲餔糟。故人相念何劳。
遣银鹿持笺讯老饕。
更厨娘斫鲙,几丝姜橘,索郎泻玉,满瓮蒲桃。
鸡蹠双持,腹腴偏劝,浮拍中山也自豪。
吾醉也,向床头舞剑,席上歌骚。
流莺无赖。将一天霁景,啼碎窗外。
雨后帘青,桥上衫红,盈盈定有人在。
趁晴蛱蝶漫空舞,立不稳、泥金裙带。
水如尘、玉剪轻飞,莫点葡萄痕坏。
几日心情小极,为黏花中酒,暗销眉黛。
黦了歌纨,阁了钿车,谁爱斗茶挑菜。
帽檐故傍秋千侧,恰今日、风光如海。
便春晴、人意谁忺,已报楝花风大。
碧秋澄澈。把江南染遍,是他黄叶。
忽一朵、半朵春红,也浅晕明妆,薄融酥颊。
簸雨笼晴,笑依旧、茜裙微摺。
只夜凉难禁,露重谁忺,蛩语凄咽。回思好春时节。
正桃将露绶,兰渐成缬。
楼上人醉花天,有画鼓银罂,宝马翠埒。
事去慈恩,枉立尽、西风閒说。
伴空濛、驿桥一帽,苇花战雪。
浪打新亭,霜飞故国,谁许词场称霸。
红豆金荃,漫向夜深誊写。
半閒钞、酒馆银墙,半偷传、妆楼罗帕。
到如今、粗比牛腰,丛残卷轴蜗涎挂。
太息韦庄牛峤,问如何偏遇,极天兵马。
珍重君家,重觅蛮笺细砑。
看残秋、满箧香词,是老夫、半生愁话。
嘱宵阑、好护乌丝,莫使缸花灺。
东风才动,正蓂开五叶,花飞六出。
雪正晴时天倍好,越显帝城春色。
门挂桃符,钗摇綵胜,节又邻人日。
风光如此,拚他烂醉须直。
爱尔句辟蚕丛,诗惊鬼胆,馀子何当嚇。
四十功名年未晚,且溷朱门杯炙。
二陆才华,两程家学,底处无人识。
街灯渐闹,为君摒挡筝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