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寄 刘 实 斋 侍 郎 宋 /刘 克 庄 狂 胡 昔 犯 高 安 郡 ,井 邑 皆 经 蹀 血 馀 。儿 童 犹 记 驯 治 化 ,盗 贼 能 全 白 鹤 居 。子 政 子 骏 皆 博 学 ,公 是 公 非 各 著 书 。侍 郎 鼎 贵 殿 诸 老 ,刘 氏 愈 蕃 而 大 欤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鹤(bái hè)的意思:白鹤是指白色的鹤,比喻高飞远翔、神态悠然的样子。
博学(bó xué)的意思:指学识广博、知识丰富。
盗贼(dào zéi)的意思:指盗贼行为也有一定的规则和原则。即使是做坏事,也要有一定的分寸和原则。
蹀血(dié xuè)的意思:指行走时踩到血迹,形容行走畅快自如。
鼎贵(dǐng guì)的意思:形容地位高贵、权势稳固。
儿童(ér tóng)的意思:指年幼的孩子。
高安(gāo ān)的意思:高处安全,比喻在高位上时可以安全无虑。
井邑(jǐng yì)的意思:井邑指井和邑都是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比喻社会的基本组织和生活的必需品。
侍郎(shì láng)的意思:指官员的职位,原指唐代官名,后来也用来泛指官员。
治化(zhì huà)的意思:治理和改善社会风气,使之文明化。
公是公非(gōng shì gōng fēi)的意思:公正评判是非,不偏袒任何一方。
- 翻译
- 昔日狂妄之人侵犯过高安郡,那里的城乡都曾饱受战火摧残。
孩子们还记得被教化的日子,盗贼们也能在和平环境中居住。
子政和子骏都是博学的人,他们在是非问题上都有自己的见解并著书立说。
您作为侍郎地位显赫,比殿中的其他长者更尊贵,刘氏家族是否更加繁荣昌盛呢?
- 注释
- 狂胡:狂妄的敌人。
昔:从前。
犯:侵犯。
高安郡:古代地名。
井邑:城镇。
蹀血:血战。
儿童:小孩子。
犹记:仍然记得。
驯治化:教化和驯服。
盗贼:强盗。
白鹤居:比喻和平的居所。
子政:人名,可能指有学问的人。
子骏:人名,可能也指博学者。
博学:广泛学识。
公是公非:公正的是非观。
著书:写书。
侍郎:古代官职,地位较高。
鼎贵:极高的尊贵。
殿:宫殿。
诸老:众多的长者。
刘氏:姓氏。
愈蕃:更加繁盛。
大:强大。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战乱之后社会秩序恢复的景象。开篇“狂胡昔犯高安郡,井邑皆经蹀血馀”两句,通过对过去胡人入侵、高安郡遭受践踏、血腥战乱的回忆,强调了当时的混乱与残酷。然而,“儿童犹记驯治化,盗贼能全白鹤居”则展示了一种和平与秩序得到恢复的情景,孩子们还记得那些教化人心的美好时光,而连盗贼也能保全那象征纯洁的白鹤,这表明社会已经逐渐走向文明。
“子政子骏皆博学,公是公非各著书”进一步描绘了一副知识分子的勤勉与治学之景。诗人提到子孙们都非常有学问,他们的父亲或祖父也都各自著述,这不仅反映了家族文化的传承,更体现了时代对知识的尊重和追求。
最后,“侍郎鼎贵殿诸老,刘氏愈蕃而大欤”则是诗人对刘实斋侍郎及其家族的赞誉。这里的“侍郎鼎贵”,可能指的是刘实斋在朝廷中的地位和尊荣,而“刘氏愈蕃而大欤”则表达了对于刘氏家族繁盛昌盛、子孙满堂的美好愿望。
整首诗通过对过去战乱与现今秩序恢复的对比,以及对知识分子治学和家族繁荣的赞颂,展现了一种对和平社会的向往和对文化传承的重视。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洞仙歌.舟中夜坐有感
半轮金镜,见横空千仞。飘泊韶华叹青鬓。
看烧残绛蜡,简点袖痕,筹往事、惟有泪花相赆。
人生无限恨,何事伤心,梦里愁魂暗相趁。
便珠楼十二,费尽黄金,人去后,金雁钿蝉难认。
只一点、相思仗东风,缄寄与伊行,更谁凭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