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知临安府兼浙西制置使曾公·其三》全文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渤澥(bó xiè)的意思:指海洋中的渤海和渭澥,比喻困难险阻的境地。
崆峒(kōng tóng)的意思:指高山的形容词。
礼数(lǐ shù)的意思:指对待他人应该按照规定的礼仪互相往来,表示互相尊重和关心。
履屐(lǚ jī)的意思:穿着木屐。
平生(píng shēng)的意思:指一个人一生的时间。
神灵(shén líng)的意思:指超越凡人、具有超自然力量的存在。
双日(shuāng rì)的意思:指一年中的两个特殊的日子,如生日、结婚纪念日等。
仙仗(xiān zhàng)的意思:指仙人或神仙所乘坐的车辆或坐骑。
小臣(xiǎo chén)的意思:指官员的低级职位或地位较低的人。
终风(zhōng fēng)的意思:终结的风。
宗庙(zōng miào)的意思:宗庙是指祭祀祖先的庙宇,也用来比喻祭祀祖先的场所。
- 翻译
- 狂风席卷海面,使天空中的日光变得鲜红。
余波荡漾,溅起浪花,仿佛到了渤海之滨,仙人的仪仗高耸入云的崆峒山。
国家的宗庙中神灵庇佑,对公卿师长的礼仪尊崇无比。
一生严谨行事,如同穿着精致的木屐,我仍感到作为臣子的忠诚是微不足道的。
- 注释
- 终风:猛烈的风。
黑:形容风大时乌云蔽日。
馀波:余留的波浪。
岌崆峒:形容山势险峻。
公师:古代官职,指高级官员。
精履屐:精致的木屐,比喻严谨的行为。
小臣:自谦之词,指自己。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海面在狂风中翻腾,日光透过乌云显得格外鲜红的景象,余波荡漾到广阔的渤澥区域。诗人借景抒怀,将视线转向了曾公所管辖的崇高之地,暗示着曾公如同仙仗般威严且神圣。他强调了对宗庙神灵的敬畏以及对曾公作为公师的尊崇礼数。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一生遵循曾公教诲,以忠诚之心报效国家的态度。整体上,这是一首表达敬仰和忠诚之情的挽歌,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烘托出曾公的威望和影响。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