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窗石色寒留雨,出洞猿声静带风。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和 馨 果 二 友 见 寄 韵 宋 /释 行 海 几 度 怀 归 浙 水 东 ,无 端 又 下 白 云 中 。当 窗 石 色 寒 留 雨 ,出 洞 猿 声 静 带 风 。崖 底 碧 烟 生 暮 景 ,树 头 红 子 落 晴 空 。酷 怜 后 夜 芗 林 月 ,照 我 思 君 处 不 同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云(bái yún)的意思:指白色的云彩,比喻轻松、自由自在的心情。
碧烟(bì yān)的意思:指炊烟或炉火的色彩,也可用来形容景色美丽、清新。
不同(bù tóng)的意思:不同的方法或手段,却能达到相同的效果。
红子(hóng zǐ)的意思:指红色的嘴唇,形容嘴唇红润或红色鲜艳。
后夜(hòu yè)的意思:指深夜、夜晚的后半段时间。
怀归(huái guī)的意思:怀念家乡,思念归乡之情。
暮景(mù jǐng)的意思:指太阳快要落山时的景色,也用来比喻事物的末期或衰落的景象。
晴空(qíng kōng)的意思:指天空晴朗无云的状态,也比喻事情的进展顺利,没有阻碍。
树头(shù tóu)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事物的首要地位或领导地位。
我思(wǒ sī)的意思:指自己思考,有所觉悟。
无端(wú duān)的意思:没有理由、没有根据、毫无道理
云中(yún zhōng)的意思:形容事物难以捉摸或虚无缥缈。
浙水(zhè shuǐ)的意思:指浙江的江河水流,也用来比喻浙江地区的风土人情和文化。
- 鉴赏
这首宋诗《和馨果二友见寄韵》是释行海的作品,诗人以浙东的山水为背景,表达了深深的思乡之情。首句“几度怀归浙水东”直接抒发了对家乡的怀念,流露出诗人多次想要回到浙东的心愿。第二句“无端又下白云中”则描绘了自己身处云雾缭绕之地,暗示了离家之远和旅途的艰辛。
接下来的两句“当窗石色寒留雨,出洞猿声静带风”,通过描绘窗外的冷雨和洞中传来的猿鸣,营造了一种凄清而宁静的氛围,进一步强化了思乡的情绪。诗人运用视听结合的手法,让读者仿佛置身于浙东的山林之中。
“崖底碧烟生暮景,树头红子落晴空”描绘了傍晚时分,崖底升起的青烟与晴空中飘落的红色果实,色彩对比鲜明,寓示着时光流转和自然之美,也暗含了诗人对家乡景色的记忆和向往。
最后两句“酷怜后夜芗林月,照我思君处不同”,诗人深情地表达了对远方朋友的思念,想象在月光下,那熟悉的芗林月光照在他思念朋友的地方,却与他此刻身处的环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增添了诗的哀婉和深沉。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对友情的珍视。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