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深思熟虑、寻求内心平静的过程。诗中“戴将头发入禅关”一句,生动地展现了僧人剃度出家、遁入佛门的形象,暗示了他为了修行而舍弃尘世的纷扰与束缚。接着,“长得閒时也畏閒”则表达了在闲暇之时,僧人对内心的宁静也有所畏惧,可能是因为害怕这种状态会被外界的诱惑或杂念所打破,强调了修行之路的不易与对自我控制的严格要求。
后两句“从此野人功课定,一年须上两番山”,进一步揭示了僧人的日常修行生活。通过“野人”这一称谓,诗人巧妙地将僧人与自然界的野性相联系,暗示了僧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通过登山等行为来磨砺心性、净化灵魂的过程。这里“一年须上两番山”不仅指出了僧人定期进行的修行活动,更体现了佛教中通过艰苦的体力劳动来达到精神上的升华和解脱的理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僧人追求精神解脱与自我超越的旅程,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僧侣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敬仰之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玉漏迟·一春浑不见
一春浑不见,那堪又是,花飞时节。
忍对危栏数曲,暮云千叠。
门外星星柳眼,看还似、当时风月。
愁万结。
凭谁为我,殷勤低说。
不是惯却春心,奈新燕传情,旧莺饶舌。
冷篆余香,莫放等闲消歇。
纵使繁缃褪尽,犹有酴醿堪折。
魂梦切。
如今不奈,飞来蝴蝶。
碧牡丹·睡起情无著
睡起情无著。
晓雨尽,春寒弱。
酒盏飘零,几日顿疏行乐。
试数花枝,问此情何若。
为谁开,为谁落。
正愁却。
不是花情薄。
花元笑人萧索。
旧观千红,至今冷梦难托。
燕麦春风,更几人惊觉。
对花羞,为花恶。
雪狮儿·断云低晚
断云低晚,轻烟带暝,风惊罗幕。
数点梅花,香倚雪窗摇落。
红炉对谑。
正酒面、琼酥初削。
云屏暖,不知门外,月寒风恶。
迤逦慵云半掠。
笑盈盈、闲弄宝筝弦索。
暖极生春,已向横波先觉。
花娇柳弱。
渐倚醉、要人搂著。
低告讠乇。
早把被香熏却。
满庭芳·色染莺黄
色染莺黄,枝横鹤瘦,玉奴蝉蜕花间。
铅华不御,慵态尽欹鬟。
冷淡琐窗烟雾,来清供、莞尔怡颜。
狂峰蝶,还须敛衽,何得傍高闲。
西山。
招隐处,寒云缭绕,流水回环。
念风前绰约,雪后清孱。
别是仙韵道标,应羞对、舞袖弓弯。
怀真赏,今宵归梦,一饷许跻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