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落 第 寄 沈 询 唐 /赵 嘏 穿 杨 力 尽 独 无 功 ,华 发 相 期 一 夜 中 。别 到 江 头 旧 吟 处 ,为 将 双 泪 问 春 风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穿杨(chuān yáng)的意思:箭射中杨树,比喻射中目标或命中要害。
春风(chūn fēng)的意思:形容人在顺利、得意的时候的心情愉快。
独无(dú wú)的意思:独一无二,没有比得上的。
华发(huá fà)的意思:指头发变白,象征年老。
江头(jiāng tóu)的意思:指人的头部,比喻人的智力、才华或者能力。
力尽(lì jìn)的意思:力量消耗殆尽,无法继续努力。
无功(wú gōng)的意思:没有成就或功绩。
相期(xiāng qī)的意思:约定某个时间、地点见面。
夜中(yè zhōng)的意思:夜晚的时候。
一夜(yī yè)的意思:指短暂的时间内发生的事情或变化。
- 注释
- 穿杨:形容箭术高超,能射中远处的杨树。
力尽:尽力而为,但未达成。
独无功:独自没有收获或成就。
华发:白发,象征岁月流逝。
相期:约定,期望。
一夜:一夜之间。
江头:江边。
旧吟处:昔日吟诗的地方。
双泪:两行泪水。
问春风:向春风倾诉。
- 翻译
- 射箭技术虽高却未能成功,只因一夜之间白发丛生。
在江边旧时吟诗的地方,我含泪向春风诉说衷肠。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赵嘏的作品,名为《落第寄沈询》。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哀伤与自嘲。
首句“穿杨力尽独无功”表达了诗人在科举考试中屡试不中的无奈和悲凉。古代的进士考试,常比喻为“穿杨”,即通过杨树林后的比喻,意味着艰难险阻。而“力尽”则强调了诗人已尽其所能,但终究未能如愿。
紧接着,“华发相期一夜中”则描绘了一种急切的情感。诗人在短暂的时间内,对美好事物的期待和失望交织,显示出一种对自己命运的焦虑和不安。
第三句“别到江头旧吟处”,诗人的情感转向了对往昔的追忆。在离别之际,来到曾经吟唱诗歌的地方,心中自然充满了无限感慨。
最后一句,“为将双泪问春风”则是诗人面对春天的风,将自己的悲伤与失落向大自然倾诉。这里的“双泪”,代表着内心深处的痛苦,而“问春风”,则是在询问春天到来时,是否能带走这些哀愁。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过去失败和现实无奈的描述,展现了古代士人在科举道路上的挣扎与悲凉,同时也透露出他们对于知识、才能认可与社会地位之间的矛盾。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