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日(bái rì)的意思:指白天、日间。也可用来形容事情明摆着的、显而易见的。
槁书(gǎo shū)的意思:指书籍因时间久远、纸质脆弱而变得残破不堪,无法再阅读的状态。也比喻学问或知识因年代久远而失传。
高楼(gāo lóu)的意思:高楼指的是高大的建筑物,也常用来比喻权势、地位、能力等方面的高度。
何妨(hé fáng)的意思:没有必要担心或阻止,表示无妨。
冥鸿(míng hóng)的意思:形容天空中飞翔的大雁。
穷途(qióng tú)的意思:指人走到了尽头,没有出路,陷入困境。
宿草(sù cǎo)的意思:指长期生活在某个地方或依赖某个地方的人。
堂堂(táng táng)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宏伟、庄重、威严。
逃虚(táo xū)的意思:逃避现实,不敢面对问题或困境
未暇(wèi xiá)的意思:没有时间,无法顾及
兴亡(xīng wáng)的意思:兴指兴盛,亡指衰亡。形容事物的兴盛和衰亡。
杳杳(yǎo yǎo)的意思:形容远离、遥远。
自甘(zì gān)的意思:自愿承受困苦、艰难或痛苦的境地。
- 鉴赏
这首诗是清朝末年至民国初年的诗人郑孝胥所作的《答沈子培》。诗中表达了作者身处困厄之境,对世事变迁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沉思。
首句“老向穷途道更穷”,以“老”字开头,揭示了诗人的年龄和处境,暗示了生活的艰难与道路的坎坷。接着,“膝痕穿榻槁书丛”描绘出诗人刻苦读书、生活简朴的形象,膝上磨破的痕迹和堆积的书籍反映出他对知识的执着追求。
“堂堂白日人谁在?”感叹时光易逝,世态炎凉,即使在明亮的白天,也感到孤独无依。“杳杳高楼世岂通?”进一步表达了对现实世界的隔阂和困惑,高楼虽高,但人心相隔,世事难通。
“守死自甘等丘貉,逃虚未暇托冥鸿”两句,诗人选择坚守自己的信念,甘愿像山野之兽一样默默承受,而无暇像飞鸿那样寻求解脱。这里流露出一种坚韧不屈的精神和对理想无法实现的无奈。
最后,“行逢宿草何妨哭,留阅兴亡祇两翁”以哀情感怀,诗人认为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哭泣或许是一种释放,他与沈子培两位老者共同见证了历史的兴衰,成为仅有的见证者。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体现了郑孝胥在动荡时局中的孤寂与坚守,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长流水
芦岗百里天山麓,细雪琤瑽漱寒玉。
天然一鉴两重开,清者濯缨浊濯足。
我行瀚海苦劳顿,瘦石圆沙欣驻躅。
十亩枯葭陨悴黄,半塘衰柳摇寒绿。
凭栏静对忘物我,冷澹一涤尘襟俗。
龙荒雁碛尽斥卤,到此安用叹独漉。
疏写肯殚人力勤,坐看白苇成嘉谷。
在山何似出山好,忍见芸生尽焦秃。
落日欲没群鸟下,黄尘十丈埋车毂。
今宵酒醒在何处,斗转参横风谡谡。
瓦屋山歌
瓦屋山,瓦屋山,乃在邛崃九折平羌间。
上有搀天壁立之孤峰,下有奔流赴壑之惊湍。
神光夜现普贤相,紫气昼满玄元关。
娑罗花开锦绣斑,蒙芽紫竹长琅玕。
谁云风俗混髳蛮,世途险巇乃独安。
武陵桃源在人间,丹厓万丈谁能攀。
君今此去何当还。
长洲父老翘首日西望,愿君少住慰我吴下之羁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