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笳清有韵,寒鼓湿无声。
《塞上曲·其四》全文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烽烟(fēng yān)的意思:指战争时期烽火四起、战事频繁的景象。
金戈(jīn gē)的意思:金戈指的是黄金的戈,比喻武力和战争。
旄头(máo tóu)的意思:指旗帜的顶端,也泛指旗帜。用来形容人的威风和威严。
三边(sān biān)的意思:指一个人同时忙于几个事情。
升平(shēng píng)的意思:指国家安定,社会和谐,没有战乱和动乱的状态。
四海(sì hǎi)的意思:指整个世界、广阔的天地。也表示四面八方、各个地方。
铁甲(tiě jiǎ)的意思:形容坚固不透的盔甲,比喻坚不可摧的力量或防御能力。
无声(wú shēng)的意思:没有声音或没有发出声音。
雪晴(xuě qíng)的意思:形容天空晴朗,没有云彩的样子。
月明(yuè míng)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照耀的夜晚。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边塞的壮丽景象与和平的氛围。首联“万里烽烟净,三边雨雪晴”开篇即展现出边疆的宁静,烽火已熄,雨雪停歇,一片祥和之气。颔联“暮笳清有韵,寒鼓湿无声”进一步渲染了这种宁静,傍晚的笳声清越悦耳,寒夜的战鼓虽在,却因湿润而失去了原有的声响,更显出一种静谧之美。颈联“铁甲埋霜重,金戈映月明”则通过具体的物象,如被霜覆盖的铁甲沉重,月光下闪亮的金戈,展现了边塞的雄浑与庄严。尾联“旄头看渐暗,四海乐升平”收束全诗,预示着战争的消逝,四海之内皆享太平之乐,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安宁、人民幸福的美好祝愿。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边塞诗特有的豪迈与深沉。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