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补瓢·其二》
《补瓢·其二》全文
明 / 宗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一席茅庵百衲身,山高无日照窗尘。

雪松挺翠能禁冷,霜叶堆红岂是春。

瓦罐汲泉便北并,木盘分米西邻

补瓢留得青蚨在,自笑痴心济贫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百衲(bǎi nà)的意思:形容事物破烂、不堪。也用来形容文笔繁杂、杂乱无章。

痴心(chī xīn)的意思:形容人非常执着、痴迷于某种事物或某个人。

堆红(duī hóng)的意思:形容人或物堆积在一起,颜色红艳。

分米(fēn mǐ)的意思:指分寸得当,恰到好处。

济贫(jì pín)的意思:帮助贫困的人,提供救济和援助。

茅庵(máo ān)的意思:茅庵指的是简陋的茅草屋,比喻修行者避世隐居的地方。

青蚨(qīng fú)的意思:指年轻人或年轻一代的人。

日照(rì zhào)的意思:阳光照射、明亮。

霜叶(shuāng yè)的意思:形容秋天的寒冷。

瓦罐(wǎ guàn)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简陋、粗糙、不值得重视。

无日(wú rì)的意思:没有一天;每天都

西邻(xī lín)的意思:指邻国西方的国家或地区。

雪松(xuě sōng)的意思:指人的品质高尚,志向坚定,坚贞不屈。

一席(yī xí)的意思:指一席之地,表示在某一场合或某一领域中有一席之地或一席之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简朴而坚韧的生活状态与精神境界。首联“一席茅庵百衲身,山高无日照窗尘”以朴素的语言勾勒出僧人居住环境的简陋与清幽,同时也暗示了僧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山高而无日光照耀,窗户积满灰尘,却并未影响到僧人的内心世界,反而衬托出其与世隔绝、超然物外的修行状态。

颔联“雪松挺翠能禁冷,霜叶堆红岂是春”运用自然界的景象来象征僧人的品格与精神。雪松在严寒中依然挺拔翠绿,象征着僧人面对逆境时的坚韧不屈;霜叶虽红,但并非春天的标志,暗示了僧人对世俗繁华的淡泊,以及对真我本性的坚守。

颈联“瓦罐汲泉便北并,木盘分米赠西邻”展现了僧人生活的简朴与和谐。瓦罐汲水、木盘分米,这些日常生活的细节,既体现了僧人对物质的淡泊,又展现了其与周围环境及邻居之间的和谐关系,传递出一种朴素而温暖的人际交往态度。

尾联“补瓢留得青蚨在,自笑痴心也济贫”则表达了僧人虽身处简陋,但心怀慈悲,乐于助人的高尚情操。补瓢留下的青蚨(古代货币单位),虽微不足道,却足以体现僧人济贫救困的善心。自嘲“痴心”,实则是对自身行为的谦逊与自省,更彰显了其人格的高尚与纯粹。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和日常生活细节,展现了僧人超凡脱俗的生活态度和高尚的精神境界,传达了对简朴生活、和谐人际关系以及无私奉献的赞美与推崇。

作者介绍

宗林
朝代:明   字:大章   号:朽庵   籍贯:浙江馀姚

明僧。浙江馀姚人。俗姓宋,字大章,号朽庵。居杭州安隐、净慈间。嘉靖初至京师,居香山。工诗,有《浮生梦幻篇》、《香山梦寐集》。
猜你喜欢

赠金河戍客

惯猎金河路,曾逢雪不迷。

射雕青冢北,走马黑山西。

戍远旌幡少,年深帐幕低。

酬恩须尽敌,休说梦中闺。

(0)

赠宗静上人

世上方传教,山中未得归。

闲花飘讲席,驯鸽污禅衣。

积雨谁过寺,残钟自掩扉。

寒来垂顶帽,白发剃应稀。

(0)

夜闻方响

方响闻时夜已深,声声敲著客愁心。

不知正在谁家乐,月下犹疑是远砧。

(0)

观会稽图

良使求图籍,工人巧思饶。

全移会稽郡,不散浙江潮。

夏禹犹卑室,秦皇尚断桥。

宛然山水趣,谁道故乡遥。

(0)

郊庙歌辞.祭太社乐章.雍和

美报崇本,严恭展事。受露疏坛,承风启地。

絜粢登俎,醇牺入馈。介福远流,群生毕遂。

(0)

伊水门

朝涉伊水门,伊水入门流。

惬心乃成兴,澹然汎孤舟。

霏微傍青霭,容与随白鸥。

竹阴交前浦,柳花媚中洲。

日落阴云生,弥觉兹路幽。

聊以恣所适,此外知何求。

(0)
诗词分类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魏杞 胡则 叶衡 许询 彭启丰 郑谦 刘统勋 徐贤妃 吕公著 萧翼 任华 伯夷 崔旭 张建封 陈敬宗 联元 刘皂 李从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