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映缁林好,枝横泗水寒。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爱惜(ài xī)的意思:珍惜、重视、爱护
不使(bù shǐ)的意思:不让,不令,不使人。
反袂(fǎn mèi)的意思:指朋友、兄弟情义深厚,相互支持,同心协力。
旧日(jiù rì)的意思:过去的日子;往事
梁木(liáng mù)的意思:指支撑和承重的关键部分。
龙蟠(lóng pán)的意思:形容山势、河流等蜿蜒曲折,如龙蛇盘旋。
落花(luò huā)的意思:指美好的事物逝去或破灭,形容事物的悲凉或人的遭遇不幸。
木有(mù yǒu)的意思:没有
凄凉(qī liáng)的意思:形容景象、声音等给人以寒冷、凄凉、悲哀之感。
日坛(rì tán)的意思:日坛是指太阳神庙,也用来比喻权力至高无上的地方。
伤麟(shāng lín)的意思:指无意中伤害到了稀有珍贵的事物或人物。
为人(wéi rén)的意思:指一个人的为人处世、品行和为人民服务的态度和方式。
遥知(yáo zhī)的意思:通过远距离的观察和了解,得知事物的真相或情况。
一从(yī cóng)的意思:始终如一,毫不改变。
于今(yú jīn)的意思:指到了现在,表示时至今日。
缁林(zī lín)的意思:指黑色的树林,比喻众多的僧人。
自昔(zì xī)的意思:自古以来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杏坛的凄凉与历史的沧桑感。林希逸以细腻的笔触,将杏坛的景象与深厚的历史情感融为一体。
首句“反袂伤麟后”,以“反袂”这一动作,表达了对过往美好事物的怀念与哀伤,暗含着对“伤麟”的故事的联想,即对逝去的辉煌与生命的脆弱的感慨。接着,“凄凉旧日坛”一句,直接点明了杏坛如今的荒凉景象,与昔日的繁华形成鲜明对比,营造出一种时间流逝、物是人非的悲凉氛围。
“尚为人爱惜,不使杏彫残。”这两句转折,虽然杏坛已显衰败,但依然有人对其怀有深情,不愿让它完全凋零,体现出人们对历史遗迹的珍视与保护意识。
“叶映缁林好,枝横泗水寒。”描绘了杏坛在秋风中落叶纷飞的景象,与周围的深色树林形成对比,增添了几分萧瑟之感。同时,“枝横泗水寒”也暗示了季节的变换和环境的寒冷,进一步强化了诗中的凄凉主题。
“一从梁木去,多把落花看。”这两句通过“梁木去”与“落花”这两个意象,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梁木象征着历史的变迁,而落花则代表了生命的消逝。诗人通过这样的对比,抒发了对时光易逝、生命无常的感慨。
“自昔棠思召,于今木有韩。”这两句引用典故,分别指代了古代的棠棣之国与韩木的故事,进一步深化了对历史与文化的追忆与思考。通过这些典故,诗人不仅展现了对历史的尊重,也表达了对传统文化价值的认同。
最后,“遥知槐并并,根古似龙蟠。”以槐树作为收尾,不仅描绘了槐树的茂盛与古老,还隐喻了历史的深远与生命的延续。槐树的“并并”与“龙蟠”相呼应,既体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也寓意着历史文化的源远流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杏坛景象的描绘,以及对历史、文化、时间与生命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美好事物的怀念、对现实景象的感慨,以及对未来希望的寄托。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金缕曲·其一春雨连绵桃花落尽忽忆去年今日姚小春集同人作皋亭之游今小春去都中一载矣黄昏不寐怅然久之挑灯为谱三痊并寄小春
春色今年又。怪无端、东风多事,绿波吹皱。
眼底桃花都不见,但见枝枝杨柳。
忽忆到、别离时候。
蜡屐雨声催不止,两三杯、上马河桥酒。
君欲去,掉头走。黄沙射猎然乎否。
误人生、少年侠气,儒冠依旧。
门外雷声车似水,多少公卿拍手。
中有个、书生两袖。
我亦青衫真困绝,病毛锥、聊代谈天口。
君击筑,我敲缶。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