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日(bái rì)的意思:指白天、日间。也可用来形容事情明摆着的、显而易见的。
北风(běi fēng)的意思:指寒冷的北风,比喻严寒的天气或环境。
不同(bù tóng)的意思:不同的方法或手段,却能达到相同的效果。
地气(dì qì)的意思:指某个地方的气候、环境、特点等。
顿辔(dùn pèi)的意思:形容马匹停下脚步的样子,比喻人在行动中突然停顿不前。
寒光(hán guāng)的意思:寒冷的光芒,形容光线冷酷、锋利或刺眼。
胡为(hú wéi)的意思:指胡乱行动,没有理由或目的。
尽日(jìn rì)的意思:整天,一整天
今朝(jīn zhāo)的意思:指现在、此时此刻。
寥廓(liáo kuò)的意思:形容空旷、辽阔。
猎较(liè jiào)的意思:追逐较量、争斗
南朔(nán shuò)的意思:指南方的朔风,意为南方的清凉。也用来形容人品高尚、行为正直。
平冈(píng gāng)的意思:形容事情平稳、没有波折。
乾坤(qián kūn)的意思:指天地宇宙,泛指世界万物。
群山(qún shān)的意思:形容山峰连绵,群峰聚集的景象。
日逐(rì zhú)的意思:逐日,一天一天地,日复一日地。
伤弓(shāng gōng)的意思:指用力过猛,导致弓弦断裂,比喻做事过度,导致损害自己的利益。
四顾(sì gù)的意思:四处看望、环顾四周
素影(sù yǐng)的意思:指人行动迅速,如同白纸般干净利落,没有一丝痕迹。
踏雪(tà xuě)的意思:指行走时踩在雪地上,形容行走轻盈、不留痕迹。
天时(tiān shí)的意思:指天气和时间的适宜条件。
吞毡(tūn zhān)的意思:吞噬毡子。比喻贪得无厌,不知满足。
我行(wǒ xíng)的意思:表示自己有自信、有能力去做某件事情。
扬鞭(yáng biān)的意思:鞭子高举起来,代表骑马出发或开始行动。
野鸡(yě jī)的意思:指品质低劣、不值得重视的事物或人。
一月(yī yuè)的意思:指时间很短暂,转眼即逝。
玉琢(yù zhuó)的意思:用玉石来雕刻,比喻精心雕琢、精心修饰。
中原(zhōng yuán)的意思:指中国北方地区的中心,也泛指中心地带。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一个月的旅程中,踏雪而行的艰难与壮美。首句“我行一月馀,踏雪亦多薄”开篇即点明了旅行的时间和环境,以“薄”字形象地表现了行走于雪地之上的不易。接着,“今朝过沙阑,群山始玉琢”一句,通过“始玉琢”的比喻,展现了越过沙阑后,群山呈现出的洁白如玉的景象,既突出了自然景观的美丽,也暗示了旅途的艰辛与收获。
“天时纵不同,地气或非昨”两句,诗人以哲思入诗,探讨了自然环境的多变与不可预测性,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接下来,“仅乃隔一峰,胡为异南朔”则进一步揭示了地理环境对气候的影响,巧妙地将地理与人文相结合,引人深思。
“素影动乾坤,寒光射寥廓”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壮丽的画面,通过“动”与“射”两个动词,赋予了天地间一种动态的美感,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受。“白日惨无辉,北风凄更恶”则通过对比手法,强调了恶劣天气对旅行者心情的影响,营造出一种凄凉而又不失壮美的氛围。
“顿辔狡兔惊,扬鞭野鸡落”两句生动地描绘了诗人骑马驰骋的情景,通过“狡兔惊”和“野鸡落”这两个细节,不仅展现了旅途中的紧张与刺激,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敬畏之心。“念彼多伤弓,谓我能猎较”则借用了“伤弓之鸟”的典故,表达了对那些因过去经历而心存恐惧的人的同情,同时也暗示了诗人自身的某种心态。
最后,“尽日逐平冈,吞毡亦可嚼”表现了诗人面对艰苦环境的坚韧与乐观态度,即使在极端条件下也能找到生活的乐趣。“四顾勿复悲,中原无此乐”则是全诗的情感升华,诗人通过回顾四周,表达了对当前处境的满足与对未来的期待,同时也流露出对中原大地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旅行途中所见所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人生以及社会的深刻思考,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