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七月二十一日重过赣滩十绝句·其六》
《七月二十一日重过赣滩十绝句·其六》全文
宋 / 徐鹿卿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长川(cháng chuān)的意思:长江和岷江的合称,也指大江大河。

归人(guī rén)的意思:指回归故乡或回归原来的状态。

几个(jǐ gè)的意思:表示数量不确定或模糊的概念,通常用于回答对数量的询问。

今来(jīn lái)的意思:指现在、近来的时候。

来往(lái wǎng)的意思:互相往来、交流

岭海(lǐng hǎi)的意思:指山和海,泛指广阔辽远的地域。

有眼(yǒu yǎn)的意思:形容人有眼力,能够看清事物的本质,具备辨别是非的能力。

月满(yuè mǎn)的意思:指月亮圆满的状态,比喻事物达到顶点或极盛的状态。

脂膏(zhī gāo)的意思:指贪图享受、沉迷于富贵荣华的生活,不思进取、不务正业。

知道(zhī dào)的意思:了解、明白某事物的意义或情况。

至今(zhì jīn)的意思:指某一事物从过去一直延续到现在,表示时间跨度长久。

自古(zì gǔ)的意思:从古至今,自古以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岭海之地的富饶与自然景观,以及月光下的归人情景,充满了深沉的哲思与情感。

“岭海脂膏自古传”,开篇即以“岭海”这一地理概念,点明了所描述地域的自然丰饶与历史传承。“脂膏”比喻土地的肥沃与资源的丰富,自古以来便是人们向往和依赖的地方。这句诗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暗含着对这片土地上人民生活的描绘。

“至今来往共长川”,接着描述了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与河流之间的密切关系。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人们都依赖河流进行交通、灌溉和生活所需。这里的“长川”不仅指具体的河流,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人类活动的连续性。

“灵灵有眼还知道,几个归人月满船。”最后两句诗则转向了对人的关注,通过“灵灵”这一拟人化的表达,赋予自然以智慧和感知力,仿佛山川河流都能理解人间的情感。这里特别提到了“归人”,即回家的人,他们在月光下乘船归来,画面温馨而富有诗意。月满船头,不仅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也暗示着旅途的圆满与内心的满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物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宋代诗人对生活、自然与人文之间和谐共生的深刻感悟。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情感真挚而深沉,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独特的艺术魅力。

作者介绍
徐鹿卿

徐鹿卿
朝代:宋   字:德夫   号:泉谷   籍贯:隆兴丰城(今江西省丰城市白土镇后泉村)   生辰:1170—1249

徐鹿卿(1170—1249),字德夫,号泉谷,隆兴丰城(今江西省丰城市白土镇后泉村)人。南宋文学家、藏书家。徐鹿卿生于宋孝宗乾道六年,卒于理宗淳祐九年,年八十岁。博通经史,以文学著名乡里。嘉定十六年,(公元一二二三年)廷试进士,调安南军学教授,复申理义之学。入为枢密院编修官。时刘克庄、王迈、方大琮皆因事被黜,他作诗赠之,并为弹劾。太学诸生作四贤诗美之。累官吏部侍郎,提举鸿禧观致仕。及卒,谥清正。鹿卿著有泉谷文集及奏议、讲议等,《宋史本传》传于世。
猜你喜欢

江东问津

盍归尼父还思鲁,三宿邹舆也去齐。

反手功名成底事,问津行路欲奚为。

烟萝洞口醒庄鹿,得丧关前听舜鸡。

最好飞云峰嵿望,五更朝日散群迷。

(0)

壬子秋科送从侄伯珍赴科场兼嘱三儿云

柳汁当年已染衣,槐黄今值选场期。

文章天地分经纬,鸾凤云霄展羽仪。

老货却怜无好价,奇才何幸有明时。

佳期洗耳泥金报,拚醉黄苍酒百卮。

(0)

和陶公感秋次前韵

白云扰扰起楼船,梧叶初惊落井边。

莼菜谩劳思故国,梨花端合读遗编。

风波浪里宜持柁,歌舞场中莫讲禅。

治行秪今谁第一,循良拟是汉家天。

(0)

游霍山太乙岩次前韵·其一

独上崔嵬天际岩,茫茫海面望中纤。

东头桃树西头李,今日张颠昔日蓝。

乔木千寻巢老鹤,飞泉百尺落寒潭。

他时拟向寰中立,俯仰乾坤共作三。

(0)

次双湖共酌金华酒韵

乾坤嘉会斯文酒,与子同欢实偶然。

大道岂销秦火里,好怀多在柳风边。

须知一贯原无贯,莫向先天更觅天。

何日振衣千仞上,乘风来往任翩翩。

(0)

合贡七七百九十有五人金水桥头廷试

列班金水玉桥头,八百衣冠拜冕旒。

翰苑命题天涣汗,豸冠监试鹗横秋。

瑞光掩映文华殿,紫气腾飞五凤楼。

风送御炉香扑鼻,彷疑身世在瀛州。

(0)
诗词分类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诗人
陈献章 韩淲 杜甫 刘崧 范成大 邓云霄 朱熹 黄庭坚 顾璘 李白 顾清 方回 丘逢甲 周紫芝 杨士奇 李梦阳 张耒 陈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