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根浮断藓,飞干接长藤。
《枯木》全文
-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恭的《枯木》描绘了一幅自然景象,通过对崖边枯木的细致描绘,展现了岁月沧桑与生命的坚韧。首句“野木临崖石”描绘了枯木生长在险峻的崖壁上,显示出其生存环境的艰难。接着,“年深土亦崩”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木头的古老,连土壤都因年岁久远而崩裂。
“老根浮断藓,飞干接长藤”进一步刻画枯木的形象,老根暴露在外,覆盖着断裂的苔藓,枝干则攀附着蔓延的藤蔓,呈现出一种荒凉而顽强的生命力。枯木虽已朽败,但仍保持着独特的形态,如同僧侣般静默无言,内心深处或许只剩下了对生与死的淡然。
尾联“春风几荣谢,羡尔独棱层”表达了诗人对枯木的感慨,感叹春风吹过,万物更迭,唯有这枯木历经风雨,依然屹立不倒,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坚韧和独立。整首诗通过枯木的意象,寓含了对生命坚韧与自然法则的深深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杨文昭为刘敬思画
我家茅屋沧江边,屋头高树云相连。
秋声六月常在座,髣髴两耳闻钧天。
朅来城市住未久,已觉尘埃满衣袖。
高堂素壁忽见画,风雨如闻龙怒吼。
忆昔刘郎多好奇,七尺长身玉雪姿。
眼中为惜栋梁具,笑倩杨昭图画之。
杨生好画亦成癖,醉墨淋漓不停笔。
远山近水漫涂抹,铁干虬枝俨行立。
一时清致俱寂然,惟馀此画人间传。
精神恍惚夺造化,意象惨澹含云烟。
吁嗟二公不复见,把玩令人竟忘倦。
老夫白发已如此,往事悠悠泪如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