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题 浮 光 丘 家 山 寺 宋 /王 之 道 古 寺 钟 鸣 漏 向 残 ,马 嘶 人 起 束 征 鞍 。曈 曚 半 弄 阴 晴 日 ,栗 烈 初 迎 小 大 寒 。溪 水 断 流 寒 冻 合 ,野 田 飞 烧 晓 霜 乾 。嗟 予 老 踏 浮 光 路 ,陟 岵 怀 亲 眼 欲 酸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大寒(dà hán)的意思:指冬季最后一个节气,也是寒冷的天气。
冻合(dòng hé)的意思:指因寒冷而粘结在一起,无法分离。
断流(duàn liú)的意思:指河流的水流突然中断或停止。也可指事物的发展中断或中止。
浮光(fú guāng)的意思:浮光指的是光亮闪烁的现象,也可用来形容虚幻、不真实的景象。
寒冻(hán dòng)的意思:形容极度寒冷的天气。
栗烈(lì liè)的意思:形容勇猛有力,气势磅礴。
马嘶(mǎ sī)的意思:形容马儿长嘶声,比喻形势紧迫或战争即将爆发。
亲眼(qīn yǎn)的意思:亲自目睹,亲自看见
晴日(qíng rì)的意思:晴日指的是晴朗的天气,没有云彩和阴霾。
溪水(xī shuǐ)的意思:指小溪流水,比喻事物的起初或基础。
小大(xiǎo dà)的意思:指小的事情看得很重要,大的事情看得很轻。
野田(yě tián)的意思:指田地荒芜、草木丛生,形容荒废、不经营的田地。
阴晴(yīn qíng)的意思:指天空阴沉或晴朗的变化。也用来形容人的情绪或境况时好时坏。
征鞍(zhēng ān)的意思:指召集士兵上战场,也指征召人员参军。
陟岵(zhì hù)的意思:形容山势险峻。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在秋冬交接时节,于古寺中所感受的情景。诗的前两句“古寺钟鸣漏向残,马嘶人起束征鞍”描写了时间的流逝和行者准备出发的场景,通过钟声与马嘶声相结合,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又充满动感的氛围。
第三、四句“曈昽半弄阴晴日,栗烈初迎小大寒”则是对自然界变化的细腻描绘,表现了秋末转入冬季,天气多变以及温度逐渐下降的景象。
五、六句“溪水断流寒冻合,野田飞烧晓霜乾”进一步强化了季节交替带来的自然环境变化,溪水因寒而凝固,野田则在清晨的霜露中燃烧,可能是为了农事或其他目的。
最后两句“嗟予老踏浮光路,陟岵怀亲眼欲酸”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年华已逝、脚步不轻的感慨,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这里的“浮光”指的是岁月流转中的光阴,而“陟岵”则是攀登山路的艰辛,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哀愁。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致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个旅途中的古寺所带来的宁静与思索,以及诗人对于时光流逝、亲情怀念的情感体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哭子正直讲
頍弁王门客,横经胄席师。
频扬四巡颂,屡析六身疑。
寂寞终嘲白,侏儒讵信饥。
一朝嗟溘尽,福善亦予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