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送 许 棠 下 第 游 蜀 唐 /张 乔 天 下 猿 多 处 ,西 南 是 蜀 关 。马 登 青 壁 瘦 ,人 宿 翠 微 闲 。带 雨 逢 残 日 ,因 江 见 断 山 。行 歌 风 月 好 ,莫 老 锦 城 间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残日(cán rì)的意思:指日落时分,太阳已经快要下山,只剩下一丝残余的光芒。
翠微(cuì wēi)的意思:形容景色美丽、宜人。
断山(duàn shān)的意思:断山是指山势陡峭,像被刀剑劈开一样,形成两片分开的山峰。
风月(fēng yuè)的意思:风月是指风景和月亮,常用来形容美好的自然景色或良好的人文环境,也可以表示男女之间的浪漫情愫。
歌风(gē fēng)的意思:指歌曲的风格和风貌。
锦城(jǐn chéng)的意思:形容城市美丽繁华,景色壮丽。
青壁(qīng bì)的意思:指人的面部因疾病或恶劣环境而呈现出青黑色。
天下(tiān xià)的意思:指整个世界、全国或全境。
西南(xī nán)的意思:指方向或位置在西南方向,也可引申为指西南地区。
行歌(xíng gē)的意思:指行走时唱歌,形容心情愉悦,无忧无虑。
- 注释
- 天下猿多处:世间猕猴分布最密集的地方。
西南:地理方位,指中国的西南部。
是:表判断,相当于‘为’或‘是’。
蜀关:蜀地的关隘,泛指四川一带的山川要塞。
马登:马儿踏上(山路)。
青壁瘦:形容山路陡峭如同青色石壁,马儿走起来显得瘦弱无力。
人宿:人们住宿、歇息。
翠微闲:形容歇息之地环境清幽,被苍翠的草木所环绕,给人以闲适之感。
带雨:雨后,带着雨水。
逢:遇到。
残日:即将落山的太阳,夕阳。
因江:倚靠江边,沿着江岸。
见断山:看见江水截断山脉的景象,即江面与山体之间的分界线。
行歌:边行走边歌唱,表达悠然自得的心情。
风月好:风和月色美好,代指自然景色优美宜人。
莫老:不要让(青春、年华)变得衰老,此处指不要虚度光阴。
锦城间:锦城之中,这里指繁华的成都及其周边地区。
- 翻译
- 世间猕猴最多的地方,莫过于西南方向的蜀地关隘。
马儿踏着陡峭如青色石壁的山路显得格外瘦削,人们在苍翠掩映的幽静之处歇息。
雨后偶遇即将落下的夕阳,倚靠江边眺望那被江水截断的连绵山脉。
行走其间,风月无边,景色宜人,切莫让青春在繁华的锦城中虚度。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动人的送别图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抒发了游子离别时的愁绪之情。
"天下猿多处,西南是蜀关。" 猿猴在各地都有,但眼前所见的是通往西南蜀地的关隘。这两句设定了一种边塞之感,同时也指出了游子的方向,蜀关即是古代进入四川地区的门户。
"马登青壁瘦,人宿翠微闲。" 马儿攀登在苍翠的山壁上,行者则在这宁静幽深之地过夜。这里传达出一种旅途劳顿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境。
"带雨逢残日,因江见断山。" 天色已晚,微雨绵绵,随着流水的方向,看到了被河流切割成断续状的山峦。这两句诗通过对光线、湿气和山川形态的细致描摹,展现了时间流转与自然变迁的意象。
"行歌风月好,莫老锦城间。" 在这旅途中,即便是风月如画之景,也不必为之留恋,更不要在繁华的都市之间过于留连而忘却时光。这两句诗既表达了对美景的赞叹,也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珍视时光的心境。
整首诗通过对蜀道风光的描写,表现了送别之情与对旅人未来行程的祝愿。语言简洁而意蕴丰富,是一篇构思巧妙、情感深沉的送别诗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游普照寺观石镜相传黄巢过此照其形为异类因纵火焚之久乃复明苏子由宰绩溪日尝有留题石刻今不存矣
高崖直下如削铁,不识何年鬼工截。
巧令中有鉴光寒,万古照人长不灭。
绿苔半锁苍藤封,雾雨不晦天然铜。
禅家意巧作幻境,邻近便起空王宫。
泗滨浮石曾充磬,明者何妨堪作镜。
玉蕴山辉古则然,此论行时众方定。
颇闻巢贼窥山城,虐燄一日昏其明。
杀心久已变豹虎,何怪照出非人形。
我来适当春雨后,老僧立话徘徊久。
小苏旧迹今已亡,惟有遗诗在人口。
东风萧萧吹瘦颜,笑复摩挲对面看。
山灵可解知人意,照见胸中一寸丹。
《游普照寺观石镜相传黄巢过此照其形为异类因纵火焚之久乃复明苏子由宰绩溪日尝有留题石刻今不存矣》【明·程敏政】高崖直下如削铁,不识何年鬼工截。巧令中有鉴光寒,万古照人长不灭。绿苔半锁苍藤封,雾雨不晦天然铜。禅家意巧作幻境,邻近便起空王宫。泗滨浮石曾充磬,明者何妨堪作镜。玉蕴山辉古则然,此论行时众方定。颇闻巢贼窥山城,虐燄一日昏其明。杀心久已变豹虎,何怪照出非人形。我来适当春雨后,老僧立话徘徊久。小苏旧迹今已亡,惟有遗诗在人口。东风萧萧吹瘦颜,笑复摩挲对面看。山灵可解知人意,照见胸中一寸丹。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2967c6bad05e9482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