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自 诮 唐 /张 乔 每 到 花 时 恨 道 穷 ,一 生 光 景 半 成 空 。只 应 抱 璞 非 良 玉 ,岂 得 年 年 不 至 公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抱璞(bào pú)的意思:比喻保持纯真无邪的心灵。
不至(bù zhì)的意思:不到最坏的地步;不会达到那种程度
道穷(dào qióng)的意思:指道路走到尽头,无路可走,形容处境困难,无法挽回。
得年(de nián)的意思:指人得到长寿的年岁,也用来祝愿他人长寿。
光景(guāng jǐng)的意思:形容景象、状况或情况。
良玉(liáng yù)的意思:指品德高尚、值得珍视的人或物。
年年(nián nián)的意思:每年都;每年一次
岂得(qǐ de)的意思:表示事情不可能或者不能如愿以偿的意思。
生光(shēng guāng)的意思:光亮闪耀,明亮耀眼。
一生(yī shēng)的意思:指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人生过程。
至公(zhì gōng)的意思:指公正、公平、公道。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乔的《自诮》,诗中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自我反省的情绪。首句“每到花时恨道穷”表达了诗人在春天花开之际,感受到自己贫穷命运的无奈和不满。这里的“花时”是指春季百花盛放的时候,而“恨道穷”则透露出诗人对于自身境遇的不满与哀愁。
第二句“我生光景半成空”更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觉得自己一生的美好时光都因为种种原因而变得虚幻和无常。这两句共同构建了一种对过往美好时光无能为力的悲哀心境。
第三句“只应抱璞非良玉”则是自嘲之语,诗人将自己比作不值钱的普通石头,而不是珍贵的美玉,这里的“抱璞”指的是古代用璞(一块未经琢磨的玉石)来做为权衡轻重的器具,喻示着自我评价低微。
最后一句“岂得年年不至公”表达了对未来持平常心态的期望,“年年”指的是每一年,“至公”则意味着达到公正无私或自然而然的状态。诗人虽有抱怨,但也表现出一种对待命运的从容与接受。
整首诗通过对比鲜明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贫穷、未被重视和一生美好时光易逝的哀愁,以及在现实面前的自嘲与无奈。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未来保持平和心态的愿望。这首诗语言简洁,情感深沉,是对个人命运的深刻反思。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