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林修竹事可续,随柳傍花予素谙。
暖爱游蜂衙正放,晴看行蚁战方酣。
百年(bǎi nián)的意思:百年表示一百年的时间,也指很长时间。常用于形容事物的持久和历史悠久。
不堪(bù kān)的意思:指某人或某物无法承受一次攻击或打击,非常脆弱或无力抵抗。
蜂衙(fēng yá)的意思:蜂衙指的是蜂窠,比喻人群聚集的地方,也可以表示人声嘈杂、熙熙攘攘的场面。
过半(guò bàn)的意思:超过一半,多于一半
何止(hé zhǐ)的意思:不仅仅是,远远超过
三月(sān yuè)的意思:指春季三个月,也用来比喻事物发展的时间或者某个事物的阶段。
士师(shì shī)的意思:士师指的是古代官吏中的一种职位,也可指代精通某种技艺或领域的人。
修竹(xiū zhú)的意思:指人品修养高尚,如同修剪整齐的竹子一般。
虚传(xū chuán)的意思:指无根据、无事实依据的传闻或传说。
游蜂(yóu fēng)的意思:形容人群或事物像蜜蜂一样来去匆忙,无所停留。
中散(zhōng sàn)的意思:指被散发或分散到中间位置,形容势力、力量等被削弱或分散。
最好(zuì hǎo)的意思:表示在某方面具备最高水平或最佳状态。
七不堪(qī bù kān)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极度不堪、无法忍受。
三月三(sān yuè sān)的意思:指农历三月初三这一天。
茂林修竹(mào lín xiū zhú)的意思:形容植物茂盛、繁荣的景象,也用来比喻人才济济、学问丰富的场所。
这首明代诗人陆深的诗《辛夘三月三日再叠前韵三首(其一)》表达了诗人对人生阶段的感慨和对自然景物的热爱。首句“百年过半五十五”,直接点出诗人已届中年,感叹时光匆匆;“一春最好三月三”则强调了春天里最美的时节——农历三月初三。
接下来,“茂林修竹事可续,随柳傍花予素谙”描绘了生机盎然的春景,诗人熟悉并享受与自然的亲近,表现出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春日情趣的娴熟。“暖爱游蜂衙正放,晴看行蚁战方酣”通过蜜蜂采蜜和蚂蚁忙碌的生动画面,展现了春天的活力与热闹。
最后两句“士师何止三宜黜,中散虚传七不堪”则转向对人事的反思,暗示对官场某些现象的不满,表达了诗人对仕途的淡泊态度,以及对闲适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又有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现实的批判。
天低烟冥冥,平湖绕淮楚。
一帆东南来,乃为风伯侮。
前如残叶飘,后如轻蝶舞。
惊涛涌雪山,湿浪溅银雨。
尝闻贝宫胎,夜夜灵光吐。
吾无盗睡心,龙兮尔何怒。
舟师倚断桅,相戒不得语。
亦有诵咒者,拱手面如土。
回视天际雁,万点落远浦。
彼物何悠悠,吾生浪自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