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焦下泽稻,绿碎短樊蔬。
- 拼音版原文全文
还 自 舅 家 书 所 感 宋 /王 安 石 行 行 过 舅 居 ,归 路 指 亲 庐 。日 苦 树 无 赖 ,天 空 云 自 如 。黄 焦 下 泽 稻 ,绿 碎 短 樊 蔬 。沮 溺 非 吾 意 ,悯 嗟 聊 驻 车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归路(guī lù)的意思:指回家的路或返回原处的途径。
沮溺(jǔ nì)的意思:形容心情沮丧、困惑。
悯嗟(mǐn jiē)的意思:悯嗟是指对别人的不幸遭遇或困境感到悲痛和叹息。
天空(tiān kōng)的意思:指大气层中地面以上的空间,也用来比喻无限广阔、辽阔无边的境地。
无赖(wú lài)的意思:指言行不守礼法,不讲道义,不守诺言的人。
下泽(xià zé)的意思:形容雨水充沛,泽国富饶。
行行(xíng xíng)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都很出色、很好。
驻车(zhù chē)的意思:指停车或停留。
自如(zì rú)的意思:自如指事物自然无拘束、自由自在的状态或行为。
- 注释
- 行:行行。
舅:舅舅。
居:住所。
归路:回家的路。
亲庐:亲人的房子。
日苦:白天太阳晒得……。
无赖:懒洋洋。
天空云自如:天空中的云自由自在。
黄焦:枯黄焦渴。
下泽:田里的。
绿碎短樊蔬:绿色蔬菜在短篱笆内稀疏生长。
樊:篱笆。
沮溺:困境。
聊驻车:暂时停车。
- 翻译
- 我行经舅舅家,寻找回家的路指向亲人的小屋。
白天太阳晒得树懒洋洋的,天空中的云却自由自在地飘荡。
稻谷在田里枯黄焦渴,绿色的蔬菜在短篱笆内稀疏生长。
我不愿沉溺于沮溺(困境),只能暂时停车叹息。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反映了他平易近人、关心民生的性格。全诗通过描写归途中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亲切感受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行行过舅居,归路指亲庐。" 这两句点明了诗人经过舅舅家园,沿着熟悉的道路回到自己的家中。这里的“亲庐”可能是指自己或亲人的住所,也表达了一种归属感。
"日苦树无赖,天空云自如。" 这两句描绘了初秋时节的景象,太阳当空而不耀眼,树木在微风中摇曳自如,这是一种宁静和谐的画面,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平和与满足。
"黄焦下泽稻,绿碎短樊蔬。" 这两句具体描写了田间景象,稻谷已经成熟变黄,而旁边的小溪中生长着绿色的水草,这是秋收时节的常见景致,也反映出诗人对农业生产生活的关注。
"沮溺非吾意,悯嗟聊驻车。"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变化和思想转折。诗人看到水过于深(沮溺),不利于农事,这与他原本希望看到的景象不同,因此感到惋惜,停下马车稍作停留。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具体生动的细节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观察和感悟,以及他内心的善良和关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