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通一窍,如月未全盈。
- 拼音版原文全文
题 半 月 岩 宋 /吴 文 震 □
灵 通 一 窍 ,如 月 未 全 盈 。外 □山 河 界 ,中 涵 蚌 蛤 精 。银 潢 斜 □断 ,玉 斧 半 修 成 。莫 讶 平 分 破 ,难 亏 半 体 明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蚌蛤(bàng gé)的意思:指人际关系中的利益关系、权力关系或利益纠葛。
分破(fēn pò)的意思:指分裂破裂,形容团结破裂或分裂破碎。
灵通(líng tōng)的意思:指人聪明、机智,能够灵活应对各种情况,具有广泛的知识和技能。
难亏(nán kuī)的意思:指不会吃亏或吃亏的机会很少,形容人聪明、精明,做事能够避免吃亏。
平分(píng fēn)的意思:平均分配,使各方面均衡。
山河(shān hé)的意思:指国家的疆土和领土。
银潢(yín huáng)的意思:形容物体发出明亮的光芒,像银一样闪耀。
玉斧(yù fǔ)的意思:指极其珍贵的宝贝,也比喻非常难得的人才或稀罕物品。
- 注释
- 灵通:形容心窍或智慧开通。
盈:满,这里指月亮圆润。
外:外部,指外界世界。
山河界:自然界中的山川大地。
中涵:内心包含。
蚌蛤精:象征内在的精华或神秘力量。
银潢:银河。
斜:倾斜。
玉斧:比喻明亮或精致的事物。
修成:完成,制作完成。
平分破:平分,分开。
难亏:难以减少。
半体明:光明的一半,指内心的光明。
- 翻译
- 心窍洞开,如同尚未圆满的月亮。
外界是山河的边界,内心深处隐藏着蚌蛤的精华。
银河倾斜,似断非断,犹如半成品的玉斧。
不必惊讶于它的平分,因为光明不会因此减少半分。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山水景观,其中“灵通一窍”暗示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独特感受,"如月未全盈"则是用未满之月比喻半月岩的形状,既含蓄又生动。"外接山河界"和"中涵蚌蛤精"展示了诗人对于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同时也表现了对自然神奇面的赞美。
"银潢斜光断"一句,运用了“银潢”来形容山石之光泽,以及“斜光”来描写阳光在岩面上的折射效果,给人以动人心魄的视觉冲击。"玉斧半修成"则通过对比的手法,将自然景观比作精美的人工雕刻,强调了半月岩之美轮番出新。
最后两句“莫讶平分破,难亏半体明”表达了诗人对于这处山水的珍视与保护之情。"莫讶"意味着不要惊扰,而"平分破"则是对自然之完整性的维护;"难亏"表示珍惜,而"半体明"则是指即使是部分呈现,自然之美也是无需言表的。这两句不仅抒写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赞赏,更表现出了诗人对自然环境保护的深刻认识。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寄吴明卿
湛湛长江枫树林,故人何处寄高吟。
城盘鄂渚开云梦,山倚钟台望汉阴。
鸿起每劳双目送,凤衰宁为二毛侵。
潇湘鼓柁曾吴咏,风雨操琴尚楚音。
结佩早捐兰茝恨,灌畦甘息桔槔心。
刘虬不惮移家远,禽庆应期住岳深。
忆昔几同燕市筑,别来三听洛阳砧。
遥知卞令峰犹距,已愧东方陆自沉。
紫盖梦驰思把袂,青门书去报抽簪。
扁舟南下须乘兴,未必烟涛不可寻。
岁二日陈博士伯符邀集永上人精舍同余水部君房沈比部箕仲魏太常懋权姜计部仲文赋得六韵
献岁诸郎会,弥天此地逢。
日中蒲馔进,春到苜盘供。
客坐频传斝,僧来独扣钟。
谈诗禅是境,问法性为宗。
三舍吾曾避,双林尚许从。
不须楼百尺,久已拜元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