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觐亦其常,我独何偪仄。
浑脱取其温,驽骀借其力。
边庭(biān tíng)的意思:指边境地区,也可指边疆。
别所(bié suǒ)的意思:离开原来的地方,到别处去。
冰霜(bīng shuāng)的意思:形容寒冷的天气或环境。也用来比喻严寒的态度或态度冷漠。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蹭蹬(cèng dèng)的意思:形容行动不稳定或动作不够利索。
春明(chūn míng)的意思:春天的天明,指充满希望和活力的景象。
故园(gù yuán)的意思:指故乡或家乡。
关山(guān shān)的意思:指困难重重的局面或艰险险阻的环境。
浑脱(hún tuō)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粗鲁、不拘小节、不刻意装束的样子。
京国(jīng guó)的意思:指国都,也可用于形容地位高贵、权势显赫的人。
哭穷(kū qióng)的意思:指故意表现出自己非常穷困的样子,以引起他人同情或获得帮助。
凌风(líng fēng)的意思:顶风而行,勇往直前。
明发(míng fā)的意思:指事物的发展或变化十分明显,容易被人察觉到。
木叶(mù yè)的意思:指人的名声或事物的声誉,如同树叶一样轻飘飘,容易被风吹落,形容不牢固、不可靠。
崎岖(qí qū)的意思:形容道路或情况艰难、坎坷。
穷途(qióng tú)的意思:指人走到了尽头,没有出路,陷入困境。
去去(qù qù)的意思:离开,走开
山北(shān běi)的意思:指山的北面或者北方。
省觐(shěng jìn)的意思:节省时间和精力,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和麻烦。
戍卒(shù zú)的意思:指在边境或要塞守卫的士兵,也用来比喻忠诚守护的人。
所知(suǒ zhī)的意思:所了解的知识或情况。
徒旅(tú lǚ)的意思:徒旅指徒步旅行,指没有交通工具,只凭步行前行的旅行方式。
西风(xī fēng)的意思:指西方的风,比喻妻子的言行或行为举止温柔和顺服,对丈夫百依百顺。
燕山(yān shān)的意思:指山脉的名称,也用来形容事物的高大雄伟。
颜色(yán sè)的意思:外表强硬,内心软弱
羽翼(yǔ yì)的意思:指给予某人或某事力量、支持或帮助,使其有所发展或进步。
原野(yuán yě)的意思:指广阔的原野,比喻没有限制和束缚的自由环境。
征人(zhēng rén)的意思:招募人才,征集人才。
至此(zhì cǐ)的意思:指到达某个时刻或某个阶段。表示事情或情况发展到了这个程度,已经没有继续下去的可能。
庄头(zhuāng tóu)的意思:指人的头部,也可用来形容人的表情或态度。
走边(zǒu biān)的意思:走边意味着离开正道或规定的范围,走向边缘或边界。
这首诗描绘了主人公离开京城,前往遥远边疆的壮阔旅程。开篇“西风乾木叶,原野变颜色”以秋风扫落叶的景象,渲染出离别的凄凉与自然界的季节更替,预示着旅程的艰难与漫长。接着,“征人别所知,去去燕山北”,点明了主人公的身份——征人,以及他即将前往的方向——燕山之北,一个遥远而未知的地方。
“省觐亦其常,我独何偪仄”两句,表达了主人公对常规省亲行为的无奈与自责,暗示了他可能因为某种原因无法享受家庭团聚的温馨,内心充满了矛盾和压抑。接下来,“春明发故园,秋乃辞京国”描述了主人公从春天出发,到秋天才离开京城,时间跨度之长,空间距离之远,可见其旅途之艰辛。
“岂曰哭穷途,蹭蹬至此极”两句,虽然表面看似在感叹命运的不公,实则表达了主人公面对困境时的坚韧与不屈。他并未因遭遇困难而放弃,而是选择继续前行。“亦以走边庭,徒旅不可得”则进一步说明了他此行的目的地是边疆,为了国家或某种使命,即使路途艰难,也必须坚持下去。
“羽箭逐庄头,腰刀随戍卒”描绘了主人公在边疆的生活状态,他参与军事训练,与士兵一同生活,随时准备应对边境的挑战。“浑脱取其温,驽骀借其力”中的“浑脱”和“驽骀”分别指代保暖衣物和普通马匹,表明主人公在艰苦环境中依然保持乐观,利用有限资源克服困难。
“冰霜不畏寒,崎岖亦可出”体现了主人公面对恶劣环境的勇气与决心,即使面对严寒和崎岖的山路,也能勇敢前行。“纵复隔关山,凌风有羽翼”最后两句,以象征手法表达了主人公即使身处遥远之地,心中仍有飞翔的力量,寓意着无论多大的困难,只要心存希望,总能找到克服的办法。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主人公在艰难旅程中展现出的坚韧、乐观和对国家的忠诚,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力量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