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宿昔有谁来,寺门同听催诗雨。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北马(běi mǎ)的意思:北马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指的是北方的马。
不是(bú shì)的意思:表示否定、不属实或不符合实际
沧洲(cāng zhōu)的意思:指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变迁。
城门(chéng mén)的意思:指城市的大门,也用来比喻防御措施或者机构。
东陵(dōng líng)的意思:指人死后埋葬的地方,也用来比喻人们的归宿或安息之地。
东林(dōng lín)的意思:指东晋时期桓温、桓玄父子的势力范围,后来泛指权贵集团。
江南(jiāng nán)的意思:江南是指中国南方的江苏、浙江一带,也用来形容美丽的南方风景。在成语中,江南多指江苏、浙江一带的地域。
凉蝉(liáng chán)的意思:指在逆境或困难时期不为所动,能够坚持自己的信念和原则。
去暑(qù shǔ)的意思:消除炎热的感觉,解除暑热。
宿昔(sù xī)的意思:很久以前的时光
无人(wú rén)的意思:没有人,没有人照料或管理的状态
依风(yī fēng)的意思:顺着风向行动或移动;随着环境变化而改变自己的方向。
-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文学家刘辰翁所作,名为《踏莎行(其四)》。从这短小的片段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一股清新的自然景象和诗人独特的情感世界。
“松偃成阴,荷香去暑。”这里描绘了一幅夏日的宁静画面,松树的枝叶交织成浓荫,为人们提供了避暑的凉爽之地。而荷花在炎热中散发着清新的香气,驱走了夏季的燥热。
“过溪似是东林路。”诗人通过溪水的流动,似乎听到了遥远的东林路径的声音,这里可能暗示了诗人的某种情感或者记忆的回响。
“不知宿昔有谁来,寺门同听催诗雨。”这两句表达了一种对过去的迷茫和对未来的期待。诗人不知道在此之前,有哪些人曾经来到这里,而现在,只能与寺门共同聆听那似乎能够激发灵感的雨声。
“北马依风,凉蝉咽暮。”这里描写了一幅边塞的秋日景象,北来的战马随着风的方向缓缓行进,而蝉虫在傍晚时分发出清脆的声音,带来了一丝凉意。
“城门半带东陵圃。”这句诗则展示了一个城市边缘的画面,可能是一处园圃,它紧邻着东陵,给人一种既有城市繁华又有田园风光的感觉。
最后两句,“江南不是米元晖, 无人更得沧洲趣。”这里诗人似乎在表达对某种美好事物的怀念或者是对某个人的思念。在这片江南之地,如果没有了那个叫米元晖的人,那么就再也没有人能够享受到那份属于沧洲的乐趣了。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历史和个人记忆的巧妙穿插,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和丰富的文学才华。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陈幼度运干
君是青云料,吾当白发年。
驽骀傍骐骥,鱼鸟各天渊。
他日难忘处,寒宵不忍眠。
挑灯雪窗下,共读雁奴篇。
送黎明府
黄岩万家县,山海界民居。
百里蜀中秀,一廉天下无。
财多能办否,官满赋归欤。
已作青云料,犹惊急急符。
送刘镇叔安入京
二十馀年谪宦身,此行便可上青云。
西山一手为推毂,南浦几人争送君。
横水流传无垢集,海神惊见老坡文。
回头莫有关情处,别酒须教满十分。
题陈景明梅庐
手栽梅核待成林,慈母当年属望深。
梅未成林人已往,空酸孝子一生心。
题泉州王梅溪先生祠堂徐竹隐直院谓梅溪古之
堂堂大节在朝廷,名重当时太华轻。
乾道君臣千载遇,先生议论九重惊。
人歌黄霸思遗爱,我颂朱云有直声。
一瓣清香拜图像,英风凛凛尚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