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认天台休恼。
- 鉴赏
这首《如梦令》由清代诗人吴瑗(文青)所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仙界与人间交汇的梦幻场景。
“何处仙车缥缈”,开篇便营造出一种飘渺神秘的氛围,仿佛在引导读者步入一个超凡脱俗的世界。接着,“枝上莺传花老”一句,将自然界的生机与时间的流转巧妙结合,莺鸟的啼鸣与花朵的凋零,构成了一幅动与静、生与死交织的画面,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轮回。
“会晤有今朝,莫道相逢迟早。”这两句诗则表达了对相聚时刻的珍惜与对缘分的感慨。无论是仙人还是凡人,能够相遇相知,都是难得的缘分,不应因时间的长短而有所遗憾。诗人通过这几句,传达了对当下相聚的珍视,以及对人生际遇的豁达态度。
最后,“留笑。留笑。误认天台休恼。”诗人希望人们能保持乐观的心态,即使在面对误解或错误的判断时,也能一笑置之,不为外界的干扰所困扰。这里的“天台”可能象征着某种理想之地或精神归宿,而“误认”则体现了人生的不确定性与自我认知的挑战。诗人以此鼓励人们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面对生活中的种种,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快乐。
整体而言,《如梦令》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富有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自然以及人际关系的独特见解,是一首充满诗意与智慧的作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凄凉犯.月
碧天如洗沉沉静,嫦娥也合垂泪。
可知更有,痴儿呆女,抱愁相对。帘筛影碎。
把多少、酸情料理。步苍苔、瑶阶迤逦,宝鼎篆香细。
一度檀栾夜,几处欢娱,几人憔悴。
相思彻底,想天涯、一般钩起。
风漾银塘,笑卅六鸳鸯痴睡。
看霜花、扑簌不管,冷似水。
瑶华.题陆蘋乡“传画楼图”
玉钗展处。小拓红窗,正满庭花雨。
金题拂拭,还只怕、污了茗边寒具。
楼心惯读,尽消受、一炉香炷。
爱墨痕、烘遍生绡,也合碧纱珍护。
几番丹席摩挲,抵百万籯金,家计传与。
芝泥淡沁,看押角、小印模糊留取。
奇书笋枣,和此帄、凿槛同贮。
漫愁它、妙缋通神,化作彩云飞去。
南浦.芦花,和夫子
秋意酿寒汀,正萧萧、响到连番凄切。
一片白云深,波心冷、洗出亭亭清洁。
浔江客去,琵琶声断愁时节。
一幅轻帆斜卷处,洒出漫天晴雪。
应怜鬓影摧残,感韶华、好与愁人共说。
清影覆横塘,西风紧、吹动澄波千尺。
归鸿嘹唳,一声叫彻长天阔。
望断伊人何处也,凄绝一闺霜月。
解连环
絮云千点。问何年种柳,长条堪绾。
绕碧沼、悄照春波,怕鬓影萧疏,素丝偷换。
燕子翩翩,定忘却、卷帘人面。
指临书棐几,学绣纹疏,翠阴还满。谁忺这回再见。
料亭台不语,怨人轻赚。
记那时、撼雪留花,泥阿母深怜,隔窗频唤。
蓦地伤心,揾泪眼、阑干凭遍。
恨无情、杜鹃催去,断霞弄晚。
高阳台.戊申清明
衔肉鸦盘,飞灰蝶舞,累累多少荒坟。
芳草萋萋,染它几许啼痕。
东风不管伤心地,放垂杨、冷眼窥人。
暗销凝,岸蓼汀蒲,都返春魂。
平桥曲水依然在,但欢情顿减,疏了清樽。
摇雨孤蓬,重来不是寻春。
无端逗起闲情绪,恨桃花、点缀柴门。
再休题,那里芳津,那日湔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