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8日(农历三月廿一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仙鼓楼》
《仙鼓楼》全文
宋 / 陈梦庚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求仙曾误几英雄,祇为沉迷利欲中。

安得楼头一声鼓,顿教凡世盲聋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沉迷(chén mí)的意思:陷入迷恋或沉溺于某种事物中,无法自拔。

顿教(dùn jiào)的意思:形容一下子就明白了,突然顿悟

凡世(fán shì)的意思:指一切世俗、尘世间的事物。

利欲(lì yù)的意思:指人们为了自身的利益而追求财富和权力,不择手段,甚至不顾道德和法律的行为。

楼头(lóu tóu)的意思:楼头指的是位于楼房顶部的部分,也可以引申为最高的位置或最前沿的地方。

盲聋(máng lóng)的意思:盲聋指的是盲目和聋哑,形容人缺乏理性和明智,对事物缺乏正确的判断和了解。

求仙(qiú xiān)的意思:指追求长生不老、寻求神仙仙境的愿望。

英雄(yīng xióng)的意思:指勇敢、有胆识、有才干的人。

鉴赏

这首诗《仙鼓楼》由宋代诗人陈梦庚所作,通过简练的语言,深刻地揭示了人性中的弱点以及对道德觉醒的呼唤。

首句“求仙曾误几英雄”,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那些追求虚幻仙境而忽视现实世界英雄人物的惋惜之情。这里的“英雄”不仅指历史上或文学作品中的英雄人物,更泛指在现实生活中具有高尚品德和卓越才能的人。诗人认为,这些英雄之所以被误,是因为他们过于沉迷于物质利益与欲望之中,失去了对真正价值的追求。

第二句“祇为沉迷利欲中”,进一步解释了前一句的含义。诗人指出,英雄们的误入歧途,根源在于他们深陷于名利的诱惑之中,无法自拔。这种沉迷导致他们丧失了初心,忘记了自己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接下来,“安得楼头一声鼓”,诗人提出了一个理想化的解决方案。他想象着如果能在某个高处响起一记警钟(此处的“鼓”可能象征着道德的觉醒或社会的警醒),那么就能唤醒那些迷失在利欲之中的凡人,使他们重新认识到生活的真谛,摆脱盲目与无知的状态。

最后一句“顿教凡世醒盲聋”,强调了这记警钟(或比喻为道德的觉醒)的力量。它能够瞬间让整个世界从沉睡中醒来,不再盲目地追逐虚无的欲望,而是回归到理性和道德的正轨上。这不仅是对个体的启示,也是对整个社会的呼吁,希望人们能从心灵深处找回那份纯净与清明。

综上所述,《仙鼓楼》通过寓言式的叙述,深刻探讨了人性中的贪婪与道德觉醒的主题,既是对历史英雄的反思,也是对当代社会道德现状的警醒。

作者介绍

陈梦庚
朝代:宋

陈梦庚(一一九○~一二六七),字景长,号竹溪,闽县(今福建福州)人。宁宗嘉定十六年(一二二三)进士,授潮州教授。秩满,入广西转运司幕。历浙西运司干办,知庐陵县,通判泉州。度宗咸淳二年十二月卒,年七十七。有《竹溪诗稿》,已佚。事见《竹溪鬳斋十一稿续集》卷二二《陈吏部墓志铭》。今录诗十五首。
猜你喜欢

送了禅人

未明定观三千界,且看江西十八滩。

照出芙蓉城下月,金波影里麦秋寒。

(0)

偈三首·其二

临老方称住持,全无些子玄机。

开口十字九乖,问东便乃答西。

如斯出世,讨甚玄微。

有时拈三放两,有时就令而施。

虽然如是,同道方知。

(0)

颂古三十八首·其十二

一口吸西江,通身不隐藏。

圣凡不到处,顶上放祥光。

(0)

颂古三十八首·其二十三

报客传言信已通,叉手低头便鞠躬。

对面一双青白眼,当头蹉过住山翁。

(0)

偈颂八十七首·其五十二

不动脚头,青云独步。

个是寻常行履处,须知更有通霄路。

(0)

偈颂八十七首·其十三

夫子眼睛,瞿昙巴鼻。

不是四六文章,亦非仁义礼智,普请大家齐侧耳。

(0)
诗词分类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诗人
王庭圭 曹义 梁鼎芬 符锡 李孙宸 张镃 陈琏 许及之 陈子升 徐贲 钟芳 张元凯 王彦泓 苏泂 孔平仲 李新 董嗣杲 霍与瑕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