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楮染丹黛,幻作好女形。
恃巧致文伪,众爱方与倾。
桐枝匿㩥凤,不敢扬其翎。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通过“剪楮染丹黛”开篇,巧妙地将自然界的元素与女性形象相结合,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富有生命力的意境。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拟人手法,如“相风引之舞”、“流媚如有灵”,赋予自然现象以情感和生命,使得整个画面充满了动态美和情感的流动。
接着,“恃巧致文伪,众爱方与倾”两句,揭示了社会中人们对于表面华丽、虚假事物的盲目追捧,同时也暗含了对真善美的渴望。这种对比不仅增加了诗歌的深度,也引发了读者对于现实社会现象的思考。
后半部分“桐枝匿㩥凤,不敢扬其翎”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通过“凤”这一象征纯洁与高贵的意象,表达了对真正美好事物被掩盖、不敢展现的无奈与悲哀。而“负霜气萧索,啼月声嚘嘤”则以凄凉的景象,渲染了一种孤独与寂寞的情绪,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与社会现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美好与真实的呼唤,展现了诗人深刻的情感体验和对社会现象的独到见解,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僧寮一握手,肝胆即相亲。
落漠神情远,疏狂意气真。
雄谈消鄙吝,高度迥风弋。
泛艇从朝夕,开尊互主宾。
茗将交共淡,酒与德俱醇。
洒翰皆词客,徵歌并丽人。
追欢常恐后,痛饮不辞频。
灵药期同采,幽兰许共纫。
他年禽尚约,临别更重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