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夙 兴 弄 笔 偶 书 宋 /陆 游 忧 患 熏 心 少 睡 眠 ,鸡 号 窗 白 一 欣 然 。道 旁 岁 晚 貂 裘 弊 ,灯 下 书 成 铁 砚 穿 。杜 老 惯 听 儿 索 饭 ,郑 公 何 啻 客 无 毡 。春 风 不 解 嫌 贫 病 ,尚 拟 花 前 醉 放 颠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解(bù jiě)的意思:不理解、不明白
春风(chūn fēng)的意思:形容人在顺利、得意的时候的心情愉快。
貂裘(diāo qiú)的意思:指华美的衣裳。
放颠(fàng diān)的意思:形容行为举止不稳定,轻浮不踏实。
公何(gōng hé)的意思:公平正义,无可厚非
何啻(hé chì)的意思:不亚于、不逊色于
贫病(pín bìng)的意思:指贫困和疾病同时存在,形容生活困苦,身体不好。
睡眠(shuì mián)的意思:形容睡得非常沉,酣然入梦。
索饭(suǒ fàn)的意思:指因生活贫困而四处乞讨食物。
无毡(wú zhān)的意思:没有毡子,比喻没有准备或没有经验。
下书(xià shū)的意思:指写在下方的书,比喻知识或经验的积累。
欣然(xīn rán)的意思:形容心情愉悦、乐意的样子。
熏心(xūn xīn)的意思:指某种事物或行为对人心灵产生深远的影响。
忧患(yōu huàn)的意思:指忧虑和担忧,特指对未来可能发生的困难和危险感到担心。
- 翻译
- 忧虑和困苦使我心神不宁,很少有安稳的睡眠,直到窗外鸡鸣天色微明,我才会感到一丝欣喜。
在路边,寒冬时节,我穿着破旧的貂皮衣,灯光下研读的书卷磨损了铁砚。
像杜甫那样,我早已习惯孩子索要食物,就像郑公当年客居他乡连毛毡都没有。
春风不会嫌弃贫病,我仍期待在花开之时,不顾一切地醉酒狂欢。
- 注释
- 忧患:指忧虑和困难。
熏心:深深困扰内心。
少睡眠:睡眠不足。
鸡号:鸡叫。
窗白:天亮。
道旁:路边。
岁晚:寒冬时节。
貂裘弊:貂皮衣破旧。
灯下:灯光下。
铁砚穿:铁砚被磨穿。
杜老:指杜甫。
惯听:习惯于。
儿索饭:孩子索要食物。
郑公:指郑虔,唐代诗人。
何啻:岂止,不止。
客无毡:客居之人没有毛毡保暖。
春风不解:春风不会理解。
嫌贫病:嫌弃贫病。
尚拟:还打算。
花前醉放颠:在花前喝得大醉。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夙兴弄笔偶书》,表达了诗人在忧虑和困苦中仍坚持读书写作的生活状态。首句“忧患熏心少睡眠”揭示了诗人心中的忧虑和疲惫,夜晚难以入眠。次句“鸡号窗白一欣然”,通过鸡鸣天亮的自然景象,描绘出诗人清晨起床后的些许欣慰。
第三句“道旁岁晚貂裘弊”,形象地写出诗人衣衫破旧,生活艰辛,但仍在路边勤奋读书。第四句“灯下书成铁砚穿”,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学问的执着,连磨墨的铁砚都因频繁使用而磨损。
第五、六句“杜老惯听儿索饭,郑公何啻客无毡”,通过引用杜甫和郑虔两位古代文人的典故,表达自己虽贫困但依然坚韧不拔的精神,即使像杜甫的孩子们常来讨饭,或如郑虔客居他乡无被,也无碍其志向。
最后两句“春风不解嫌贫病,尚拟花前醉放颠”,以春风比喻生活的希望,即使在贫病交加中,诗人仍期待能在春花烂漫时忘却烦恼,尽情欢饮。整首诗展现了诗人坚韧不屈的品格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摸鱼儿.寄妍华
念江头、几人凝伫,秋风帘幕无数。
小楼尘梦浑如昨,昨夜梦萦何处?朝又暮。
忍暗忆、疏灯偎倚轻轻诉。更应记取。
对不尽烟波,几回呜咽,把手惜归去。
今惆怅,嫩约殷勤又误,那时空惹春妒。
钗痕未褪莺啼歇,到枕便思眉妩。愁不语。
正却计、征帆远擢回江浦。天涯有路。
总料理相逢,重看泪眼,閒与说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