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腊月廿五日立春拟春帖子二首·其二》
《腊月廿五日立春拟春帖子二首·其二》全文
清 / 弘历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鸿龙玉斗运无休,京兆青旗土牛

腊鼓喧鸣春草发,一年农事从头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春草(chūn cǎo)的意思:指在春天生长的草,比喻年轻的人或事物。

从头(cóng tóu)的意思:从开始到结束,从头至尾。

鸿龙(hóng lóng)的意思:形容龙飞腾跃,威势非凡。

京兆(jīng zhào)的意思:指首都。

腊鼓(là gǔ)的意思:形容事情已经发展到了关键时刻,不容忽视。

农事(nóng shì)的意思:

[释义]
(名)农业生产中的工作。
[构成]
偏正式:农(事
[例句]
农事繁忙。(作主语)

青旗(qīng qí)的意思:指军队的旗帜,也用来形容军队的作战能力、威武形象。

土牛(tǔ niú)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原始、粗犷、朴实。

玉斗(yù dǒu)的意思:比喻人们争斗、竞争得很激烈。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立春时节的景象与农事的开始,充满了浓厚的季节变换与农业文化的韵味。

首句“鸿龙玉斗运无休”,以“鸿龙”象征时间的流逝,如同天上的星辰运行不息,暗示着岁月的永恒与自然规律的不可违抗。“玉斗”则可能指代北斗星,古人常借星象来推算时间,此处暗含时间的流转与四季更替的自然法则。

次句“京兆青旗迓土牛”,“京兆”是古代地名,这里泛指京城或官府,而“青旗”和“土牛”则是立春时的传统习俗。青旗代表春天的到来,土牛则象征着耕作的开始,迎接春天的同时也预示着新一年农事的启动。这一句通过具体的民俗活动,生动展现了立春时节人们对于新一年生活的期待与准备。

第三句“腊鼓喧鸣春草发”,“腊鼓”指的是腊月中的祭祀活动所敲击的鼓声,这里的“喧鸣”不仅描绘了节日的热闹气氛,也暗示了冬去春来的自然现象。随着冬日的结束,春草开始萌发,万物复苏,生机勃勃,这句诗巧妙地将自然界的变迁与人类社会的活动联系起来,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图景。

最后一句“一年农事又从头”,总结了整首诗的主题,即新的一年开始,农事活动也随之重新开始。这句话既是对前文内容的呼应,也是对农民辛勤劳动的赞美,强调了农业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以及人们对未来一年充满希望的心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立春时节的自然景观和社会活动,表达了对新一年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农业生产的重视,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中对自然与农事的深刻理解和尊重。

作者介绍
弘历

弘历
朝代:清

猜你喜欢

无咎兄郡斋燕集有诗末章见及敬次元韵

城楼画角吹晚晴,梅花堕地草欲生。

绮盘翠杓春满眼,我胡不乐君将行。

君归吾党共增气,往往怪我衰涕横。

我来江干旧交少,见君不啻河之清。

北风共爱地炉暖,西日同赏油窗明。

微吟剧醉不知倦,坐阅汉腊逾周正。

君文雄丽擅一世,凛凛武库藏五兵。

酸寒如我每自笑,顾辱刻画为虚声。

乃知好士如好色,遇合不必皆倾城。

君方与世作水镜,如此过许人将惊。

千金敝帚有定价,周玉郑鼠难强名。

失言议罚不可缓,敬白府主浮金觥。

君看失脚落尘土,岂复毫发馀诗情。

自伤但似路旁堠,雨剥风摧供送迎。

(0)

忆云门诸寺

三百六十日,安可日日愁。

四百八十寺,要须寺寺游。

云门若耶间,到处可淹留。

金像閟古殿,霜钟发重楼。

临涧见鱼跃,穿林闻鹿呦。

亦有疏豁处,白鹭下绿畴。

僧固非尽佳,终胜从公侯。

夜阑煎蜜汤,岂不贤杯瓯。

泽居厌溽暑,慨思风露秋。

晴雨俱可人,亦莫占鸣鸠。

(0)

山头石

秋风万木霣,春雨百草生。

造物初何心,时至自枯荣。

惟有山头石,岁月浩莫测。

不知四时运,常带太古色。

老翁一生居此山,脚力欲尽犹跻攀。

时时抚石三太息,安得此身如尔顽。

(0)

小饮

门生嘲喜眠,官长骂耽酒。

人生自适尔,嘲骂亦何有。

蒸我乳下豚,剪我雨中韭。

杯盘虽不丰,吾儿起为寿。

车马满长安,谁肯顾衰朽。

作诗付汝藏,千金珍弊帚。

(0)

题庵壁二首·其一

竹间仅有屋三楹,虽号吾庐实客亭。

已断雨声重点滴,欲残灯影更晶荧。

酒惟排闷难中圣,茶却名家可作经。

头眩减来还病蹇,何时彻底得康宁。

(0)

醉赋

霜枫照茅屋,露菊插纱巾。

今古无穷事,江湖未死身。

直令依马磨,终胜拜车尘。

我亦轻馀子,君当恕醉人。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诗人
吴俨 唐之淳 张诩 曾广钧 释宝昙 杨时 谢逸 虞堪 罗伦 王弘诲 叶颙 朱朴 庞尚鹏 邹元标 释智愚 郑珍 释心月 尹廷高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