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边尘(biān chén)的意思:边缘尘埃,指微小的事物或琐碎的事务。
孤士(gū shì)的意思:指独自一人的人,特指追求独立、自由的人。
可许(kě xǔ)的意思:指能够被人们所接受或赞同的事情。
龙鳞(lóng lín)的意思:形容众多或密集。
奈何(nài hé)的意思:表示无法改变或无法逃避的局面或境遇。
佩玉(pèi yù)的意思:指佩戴玉器,比喻人品高尚或者具有卓越才能。
貔貅(pí xiū)的意思:貔貅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兽,它被认为能够驱邪避恶、招财纳福。在成语中,貔貅常常用来形容能力强大、威力无穷的人或事物。
洒扫(sǎ sǎo)的意思:指打扫、清理。
山阴(shān yīn)的意思:山的背阴面,指被遮蔽或被忽视的地方。
螳臂(táng bì)的意思:指力量微弱,自不量力的行为。
天堑(tiān qiàn)的意思:比喻难以跨越的障碍或差距。
外边(wài biān)的意思:指在某个地方的外面或边缘,也可表示离开某个地方。
先皇(xiān huáng)的意思:指已故的皇帝,尊称已去世的君主。
许史(xǔ shǐ)的意思:指被人们广泛熟知的事实或历史事件。
玉麟(yù lín)的意思:形容人的品德高尚,美好无比。
只合(zhī hé)的意思:只适合某种特定情况或条件。
批龙鳞(pī lóng lín)的意思:形容批评时揭露问题的真相或指出错误。
- 注释
- 貔貅:古代传说中的猛兽,象征勇猛和吉祥。
玉麟:玉质的麒麟,象征尊贵和忠诚。
范韩老:范、韩指历史上的贤臣,泛指德高望重的人。
史亲:史姓之人,可能指特定的政治人物。
孤士:孤独的战士,形容坚守立场的人。
批龙鳞:比喻触犯君王或权威。
山阴:古地名,这里可能指隐居之处。
陵边洒扫人:陵墓旁的守墓人,暗示平淡生活。
- 翻译
- 拥有众多英勇将士,佩戴玉麟作为标志,内部防范如天堑,外部抵挡外敌尘烟。
过去他们曾保护范韩这样的老臣,如今怎能让史姓之人亲近呢?
孤独的战士只知道愤怒地对抗强敌,先皇不会责怪他们触犯权威。
我此生只愿在山阴之地居住,长久地成为陵墓旁的清扫者。
-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的文学家刘克庄所作,属于其《耆志十首》的第二首。诗中充满了深沉的忧国忧民之情,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担忧,以及个人的无力感。
“拥万貔貅佩玉麟”,这里借用了古代帝王穿戴珍贵服饰的形象,来形容诗人内心的高洁与坚守。"内防天堑外边尘"则表达了一种自我约束和对外部污秽的排斥。
接着,“昔尝以处范韩老”,这里提到了历史上有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如范仲淹、韩愈等,他们曾经在诗人心中占据了崇高的地位。"今奈何可许史亲"则表达了诗人对现实政治的失望,觉得无法再像过去那样信任和依赖某些政治人物。
"孤士但知怒螳臂"中的“孤士”指的是无依无靠、独自一人坚持正义之士,而“怒螳臂”则是比喻孤立无援的样子。"先皇不罪批龙鳞"这里的“先皇”可能是指过去的贤明君主,而“批龙鳞”则是一种无法触及或批评高深莫测事物的形象。
最后,“此身只合山阴住,长作陵边洒扫人”,诗人表达了想要远离尘世,隐居山中,只为了能够守护先人的陵墓,不愿意再参与现实世界的纷争。
整首诗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表现了诗人对于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深刻反思,以及对当时社会政治的失望情绪。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