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来诱之而不随,物来触之而不动。
《洞心情境定心篇》全文
- 注释
- 物:事物。
诱:诱惑。
随:跟随。
触:触动。
不动:不动摇。
自由心:保持自由的心境。
结社:寻求团体认同。
询:询问。
千众:大众。
万事:世间万物。
悠悠:漫长、无尽。
过即空:流逝后就成空。
追思:回忆。
春宵梦:春天的梦境。
- 翻译
- 事物诱惑它也不跟随,事物触动它也毫不动摇。
不跟随不摇动保持自由之心,何必寻求大众的认同。
世间万物终将流逝,回忆过去就像春天的梦境般短暂。
- 鉴赏
此诗言说的是修行者对待外界诱惑与干扰的态度。"物来诱之而不随,物来触之而不动"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无论是美好的诱惑还是烦恼的打搅,都不能使其心动摇。这正是道家和佛家的修行理念,即通过内心的修炼,使自己达到一种高级别的精神状态,在这状态中,个人心灵能够超越世间的一切干扰,不为物喜、不为物悲。
"不随不动自由心,何须结社询千众"说明了这种心境下的自在与自由。修行者无需依赖于外界的任何东西,也无需通过集体或他人的认可来证明自己的心灵状态。因为他们的心已经达到了一个超然独立的层次。
最后两句"万事悠悠过即空,追思岂异春宵梦"则是对世间万物无常和人生如梦的一种感慨。这也进一步强化了前面所表达的修行理念,即在这无常和短暂的人生中,通过内心的修炼来寻求真正的自由和解脱。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夫子听琴师襄图
苍姬尚文治,叔世生宣尼。
立教以垂宪,天纵圣哲资。
师襄何许人,冠裳肃威仪。
援琴得高趣,挥手调朱丝。
悠悠太古音,不藉言与词。
松阴白日永,萧瑟生凉飔。
一弹万虑息,再弹心旷怡。
乐与二三子,听之忘神疲。
世远不可作,此音知者稀。
抚图三叹息,长吟寄遐思。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