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中别鉴上人》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湖 中 别 鉴 上 人 唐 /宋 之 问 愿 与 道 林 近 ,在 意 逍 遥 篇 。自 有 灵 佳 寺 ,何 用 沃 洲 禅 。
- 翻译
- 希望与道林大师亲近,心向着他那逍遥自在的篇章。
自有着名的灵佳寺在此,又何必远赴沃洲去参禅呢。
- 注释
- 愿:希望。
道林:指高僧或修行深远的人,这里可理解为某位大师。
近:亲近,接近。
在意:心向,向往。
逍遥篇:指逍遥自在的道家思想或文章。
自:自己,这里指当地。
有:存在。
灵佳寺:一个假设的、寓意着美好、灵性的寺庙名字。
何用:何必,为什么需要。
沃洲禅:沃洲是地名,常代指佛教修行之地,这里指去沃洲参禅。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宋之问的作品,名为《湖中别鉴上人》。从诗句来看,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淡定心境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愿与道林近,在意逍遥篇。” 这两句话表达了诗人想要接近道林(指的是南朝时期的高僧慧思,他擅长养鸭,并以此自得),希望能像他那样悠然自得,心中有着逍遥游般的自由和快乐。这里的“在意”意味着随心所欲,而“逍遥篇”则是形容一种超脱尘世、无忧无虑的生活态度。
“自有灵佳寺,何用沃洲禅。” 这两句诗表明诗人认为自己已经拥有了一个如同灵山佳境的地方,不需要再到沃洲去寻觅禅意。在这里,“灵佳寺”象征着一片心灵的净土,而“沃洲禅”则代表了一种更为深邃的佛法修持。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对内心世界的满足和自信。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清净自守的情怀,透露着诗人对于精神境界的追求和向往。在唐代文化背景下,这种情感体现出了一种隐逸之风,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对于世俗纷争的逃避与批判。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续赋祥鉴义梅花
香国开楼居,桃李合戍边。
移根赏奇怪,屡舞却锦缠。
静闻竺友吟,粲若春雪妍。
暗馥腾鹤膝,苍藓腥蜗涎。
既明红紫伦,更秉薰莸权。
垄树寒自零,苑柳暖自眠。
逶蛇木兰后,揖逊凌波前。
凌波不忍去,步月时蹁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