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春风(chūn fēng)的意思:形容人在顺利、得意的时候的心情愉快。
儿童(ér tóng)的意思:指年幼的孩子。
近人(jìn rén)的意思:接近人群,与人为善,待人友好。
枯茎(kū jīng)的意思:指植物的茎干枯槁,没有生机。
穷通(qióng tōng)的意思:指从贫穷到富裕或困难到顺利的转变。
散策(sàn cè)的意思:指随意漫步、游览。
山相(shān xiāng)的意思:形容山势、山形。
晚晴(wǎn qíng)的意思:晚上天气晴朗,指事情或局势在最后时刻发生好转。
相顾(xiāng gù)的意思:相互看着对方,彼此交换眼神或目光的意思。
颜色(yán sè)的意思:外表强硬,内心软弱
已定(yǐ dìng)的意思:已经决定或确定了。
语音(yǔ yīn)的意思:形容人说话能言善辩,口才好。
占数(zhàn shù)的意思:预测、推算未来的事物或结果。
- 注释
- 鬓边:鬓角,指鬓发边缘。
羞逐:不愿跟随,含羞涩之意。
窥户:偷看窗户,形容鸟儿的轻盈和好奇。
静院:安静的庭院。
散策:随意漫步,拿着手杖。
穷通:困厄与通达,人生的境遇。
枯茎:干枯的草茎,常用来占卜。
- 翻译
- 春风无法吹拂我鬓边的青丝,我不愿像孩童般追逐傍晚的晴朗。
花朵想要亲近人,颜色显得更加娇艳,鸟儿来访,声音清脆悦耳。
我独自在挂起窗帘的静院中,与山峦默默相对,散步到高亭,月亮与我同行。
我已经认定自己的命运,无论困厄还是通达,都不必再借助占卜枯萎的草茎来寻求答案。
- 鉴赏
这首宋诗《和喻迪孺郎中春日书事二首(其一)》是宋代诗人郭印的作品。诗中以春风、晚晴、花鸟、静院、高亭等意象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展现了诗人闲适恬淡的心境。
首句“春风不入鬓边青”写出了诗人对青春不再的感慨,春风无法唤醒鬓角的青丝,暗寓岁月流逝。接下来的“羞逐儿童趁晚晴”则流露出诗人不愿与孩童争春的自嘲,表现出他的成熟和内敛。
“花欲近人颜色好,鸟来窥户语音清”两句通过生动的细节描绘,展现出春花的娇艳和鸟语的清脆,营造出宁静而生机盎然的画面。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心境愉悦。
“钩帘静院山相顾,散策高亭月共行”描绘了诗人独自在静谧的庭院中漫步,月亮也陪伴他行走在高高的亭台,进一步强化了孤独而宁静的氛围。
最后两句“自断穷通天已定,休劳占数向枯茎”,诗人表达出对人生道路的坦然,认为自己的命运已经注定,无需再通过占卜等外物来寻求答案,显示出一种超脱和豁达的人生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景象,寓含哲理,体现了诗人淡泊名利、顺应自然的生活态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