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由清江赤城观至宝塔寺暮归樟镇》
《由清江赤城观至宝塔寺暮归樟镇》全文
元 / 何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自笑野人野思,并村随处意閒閒。

城观里折丹桂宝塔寺前迎晚山。

隔水归樵分路散,冲岚飞鸟认林还。

秪言十里街头近,不计黄昏便掩关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宝塔(bǎo tǎ)的意思:宝塔是指古代寺庙或宫殿中的高塔,也用来比喻高尚的品德或博大的智慧。

不计(bù jì)的意思:不考虑;不计较

城观(chéng guān)的意思:观察城市的景色或者观光名胜。

赤城(chì chéng)的意思:指人名、地名等的简称,也指人名、地名等的简称,也指红色、红润、红艳。

丹桂(dān guì)的意思:丹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常用的成语,意指美好的事物或人物。它象征着高雅、美丽和荣耀。

飞鸟(fēi niǎo)的意思:比喻人才或者有才华的人离开原来的环境,迅速成长或者取得成功。

分路(fēn lù)的意思:指道路分开,各自走不同的方向。

黄昏(huáng hūn)的意思:指太阳下山后,天色暗淡,天黑之前的时段,也用来比喻事物的末期或衰退阶段。

街头(jiē tóu)的意思:指在街道上,特指在大街小巷、市井之间。

随处(suí chù)的意思:到处都有,无处不在

掩关(yǎn guān)的意思:掩饰、隐藏真相

野思(yě sī)的意思:指思维活跃、想象丰富、不受拘束的思考方式。

野人(yě rén)的意思:指行为举止粗野、不合群的人。

折丹(shé dān)的意思:指用针挑破红色的丹药,比喻揭露真相,暴露罪恶。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从清江赤城观到宝塔寺的暮归途中所见之景,充满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

首句“自笑野人多野思”,诗人以自嘲的口吻,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深深热爱和向往。接着,“并村随处意閒閒”一句,展现了诗人沿途闲适自在的心情,无论是经过村庄还是漫步于田野,都流露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意境。

“赤城观里折丹桂,宝塔寺前迎晚山”两句,将自然景观与人文建筑巧妙结合,赤城观中的丹桂与宝塔寺前的晚山,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也赋予了景色以诗意。丹桂象征着高洁与美好,晚山则寓意着宁静与祥和,两者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隔水归樵分路散,冲岚飞鸟认林还”描绘了一幅生动的乡村生活图景。隔水而行的归樵,各自沿着不同的小径返回家中,而冲破云雾的飞鸟,似乎也在寻找着自己的栖息之地。这两句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和谐。

最后,“秪言十里街头近,不计黄昏便掩关”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归家的渴望。尽管路程并不遥远,但当黄昏降临,诗人却迫不及待地想要关闭门户,结束一天的旅程,回归温馨的家。这一句既体现了诗人对家的眷恋,也反映了他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受。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风光和日常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对生活真谛的感悟,语言流畅,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作者介绍

何中
朝代:元

(1265—1332)元抚州乐安人,字太虚,一字养正。少颖拔,以古学自任,学弘深该博。文宗至顺间,应行省之请,讲授于龙兴路东湖、宗濂二书院。有《通鉴纲目测海》、《通书问》、《知非堂稿》。
猜你喜欢

寄汝贤乃兄

联辔炎风笑语长,惬谋旧雨岳西廊。

蓬壶不让容潜息,行止何方此括囊。

人自别来频入梦,路从径处不能忘。

托寻云侣无烟火,木叶为名不种桑。

(0)

沈公见寄次韵奉答·其二

一回人物如公少,三楚姓名从古喧。

沧海会同都活水,芳菲次第各名园。

藜羹莫道无莱妇,兰畹应谁负屈原。

自古是非看汗简,一番披抹一番掀。

(0)

寄姜惟贞太守

钓竿乘老问东风,千里鸥波更向东。

閒笑龟蒙曾似我,便虽张翰不如公。

江声海色留孤艇,月影湖光弄两翁。

却忆西涯今学士,廿年无信托归鸿。

(0)

用韵答提学沈先生·其二

古今何处得留情,腐巤鹓雏岂浪争。

世事不醒惟鼾睡,人间可恶最虚名。

朱弦弃我千年绝,白发愁谁一夜生。

笑把此身从万古,与公他日细推评。

(0)

送吴明府献臣

门前何处客,问是广东船。

行止虽殊路,江山共一天。

閒随花意思,老结酒因缘。

未了茅根念,天峰望子旋。

(0)

和白沙秋夜述怀·其二

万里行藏意,先生不遣疏。

此心无系著,到处有鸢鱼。

白发看虽满,青山不受呼。

前年荔枝熟,童子报徵书。

(0)
诗词分类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诗人
党怀英 杨炯 李壁 戎昱 张载 潘岳 薛逢 梁章钜 孙光宪 王处一 黄瑜 吴儆 李涉 晁迥 王尔烈 钱珝 王闿运 徐元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