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郑寺正挽辞·其三》
《郑寺正挽辞·其三》全文
宋 / 王柏   形式: 古风

北山寂寞兮号东风,坦溪呜咽兮绕玄宫

晓露滴滴兮泣苍松,芳草萋萋券台窿窿。

体魄永藏兮魂徂太空,一声蒿里兮春无容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北山(běi shān)的意思:北山指的是北方山岭,比喻高山或偏僻的地方。

滴滴(dī dī)的意思:滴滴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水滴声或者轻微的声音。

东风(dōng fēng)的意思:东风是指从东方吹来的风,引申为春风,也比喻好消息、繁荣的前兆。

芳草(fāng cǎo)的意思:指美好的事物或人物。

蒿里(hāo lǐ)的意思:蒿里指的是草丛中的一株蒿草,比喻隐藏在众多事物中的真相或者真实情况。

寂寞(jì mò)的意思:形容孤独、冷清,没有人陪伴或交流。

露滴(lù dī)的意思:形容露水滴落的样子,比喻事物显露出来的迹象或征兆。

萋萋(qī qī)的意思:形容草木茂盛、繁荣的样子。

券台(quàn tái)的意思:指官府、法院或商店等公共场所的柜台,也用来比喻官府或法庭。

太空(tài kōng)的意思:指的是宇宙空间,即地球大气层以外的空间。

体魄(tǐ pò)的意思:体魄指的是人的身体健康和强壮的程度。

呜咽(wū yè)的意思:形容哭泣声音悲伤凄厉。

无容(wú róng)的意思:没有容纳的余地,形容已经不能容忍或接受。

玄宫(xuán gōng)的意思:指那些深奥、高深的学问或道理。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邃幽静的山林景象。"北山寂寞兮号东风",开篇便以北山之寂寞呼唤东风,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感悟与呼唤。"坦溪呜咽兮绕玄宫",溪水潺潺,仿佛在诉说着什么,围绕着神秘的玄宫流淌。这两句设定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交融的意境。

"晓露滴滴兮泣苍松",晨露滴落,如同泪水洒在古老的苍松之上。"芳草萋萋兮券台窿窿",鲜花盛开于草地,而草地中也隐藏着古旧的台基,这些景象交织出一幅生机勃勃却又带有历史沧桑的画面。

"体魄永藏兮魂徂太空",诗人表达了对生命消逝和灵魂飞升至广阔天际的沉思。这是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表达。"一声蒿里兮春无容",最后一句通过一种突发的声音来强调季节更迭中生命无常的主题。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内心世界的抒情,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体验与哲学思考。

作者介绍
王柏

王柏
朝代:宋   字:会之   籍贯:婺州金华   生辰:1197-1274

王柏(1197-1274),字会之,婺州金华人。生于宋宁宗庆元三年,卒于度宗咸淳十年,年七十八岁。少慕诸葛亮为人,自号长啸,三十岁后以为“长啸非圣门持敬之道”,遂改号鲁斋。金华(今属浙江)人。从何基学,以教授为业,曾受聘主丽泽、上蔡等书院。度宗咸淳十年卒,年七十八,谥文宪。柏著述繁富,有《诗疑》、《书疑》等,大多已佚。其诗文集《甲寅稿》亦已佚,明正统间六世孙王迪裒集为《王文宪公文集》二十卷,由义乌县正刘同于正统八年(一四四三)刊行。事见《续金华丛书》本卷末附《王文宪公圹志》,《宋史》卷四三八有传。
猜你喜欢

元日

雰雪晦支辰,丽日开华始。

穷阴毕馀节,复旦临初纪。

行宫刊木间,华路山林里。

云气谁得窥,真龙自今起。

天王未还京,流离况臣子。

奔走六七年,率野歌虎兕。

行行适吴会,三径荒不理。

鹏翼候扶摇,鲲鬐望春水。

颓龄尚未衰,长策无中止。

(0)

经翁牛特部落

分界司林囿,行围便一过。

同民诚有愧,为阱底教讹。

部落输诚久,屏藩效力多。

相于禁剪伐,更且谨谁何。

除道心犹悚,近光肩欲摩。

善为安畜牧,永久沐恩波。

(0)

大学士张廷玉年几八帙犹日趋朝念其敬慎夙著特加优礼命五日一入内廷备顾问如宋文彦博故事更成是什以劝有位

职曰天职位天位,君臣同是任劳人。

休哉元老勤宣久,允矣予心体恤频。

潞国十朝事堪例,汾阳廿四考非伦。

勖兹百尔应知劝,莫羡东门祖道轮。

(0)

深情赢得梦魂牵,依旧横陈玉枕边。

似矣疑迟非想像,来兮恍惚去迁延。

生前欢乐题将遍,别后凄愁话未全。

无奈彻人频唱晓,空馀清泪醒犹涟。

(0)

历下亭·其二

天光澄上下,诗意寄烟波。

濯戟银鳞直,连拳玉鹭多。

浮图森古甓,远岫滴新螺。

万顷碧漪外,轻帆瞥眼过。

(0)

智愚

智愚愚智定何殊,鹤胫休将续彼凫。

倏忽凿而混沌死,小聪明是大糊涂。

(0)
诗词分类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诗人
虞集 龚诩 吴文英 卢纶 王柏 方孝孺 刘长卿 谢翱 权德舆 皎然 徐祯卿 姚合 宋琬 张元干 谢薖 李希圣 柳永 林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