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曲歌辞.金殿乐》全文
- 注释
- 秋砧:秋天的捣衣声,古人常用以寄托思乡之情。
四邻:四周邻居。
缘:因为。
楼上月:楼上的明月。
陇头人:边关的人,可能指戍守边疆的士兵。
- 翻译
- 夜晚时分,秋日的捣衣声响起,四面八方都能听见。
这声音并非源自楼上的明月,而是来自远方的边关之人。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夜景象,通过对砧声的刻画,传达了诗人特有的情感和哲理。首句“入夜秋砧动”,设置了一个静谧而又富有节奏感的夜晚场景,砧声在夜幕降临时响起,是一幅生动的秋夜图画。
接下来的“千声起四邻”,则进一步渲染了这种氛围。这里,“四邻”指的是周围的环境,而“千声”则形象地表达了砧声在空中回荡,层次丰富,每个声音似乎都有其独特的旋律和深意。
第三句“不缘楼上月”,诗人通过否定来引出下文。这里的“不缘”意味着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感态度,不是简单地欣赏或追求那高悬夜空中的明月,而是在表达一种更为深远的向往。
最后一句“应为陇头人”,则揭示了诗人的情怀所系。这里的“陇头人”通常指的是边塞上守卫的士兵,而诗人此处所表达的,是对那些在边疆坚守职责、承受孤独与寒冷的人们的同情和赞美。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秋夜砧声,传递了诗人对于远方战士的思念,以及对月亮和夜晚的特殊感悟。它展现了一种超越物质世界、触及心灵深处的情感交流,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独具一格的意境构筑。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