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前有客尤全美,园里无梅益固珍。
水活正添幽涧渌,草生纤嫩亦初匀。
便能(biàn néng)的意思:能够轻易地、迅速地做到某事。
不恶(bù è)的意思:
(1).谓不为恶声厉色。《易·遯》:“君子以远小人,不恶而严。” 程颐 传:“远小人之道,若以恶声厉色,适足以致其怨忿,唯在乎矜庄威严,使知敬畏。”
(2).不坏;不错。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贤媛》:“ 王凝之 谢夫 人既往 王氏 ,大薄 凝之 ;既还 谢 家,意大不説。太傅慰释之曰:‘ 王郎 , 逸少 之子,人身亦不恶,汝何以恨廼尔?’” 唐 白居易 《雪后早过天津桥偶呈诸客》诗:“紫綬相辉应不恶,白鬚同色復何如?” 鲁迅 《野草·死后》:“在手背上触到草席的条纹,觉得这尸衾倒也不恶。”
孤枕(gū zhěn)的意思:指独自一人躺在枕头上睡觉,没有伴侣或依靠的状态。
开年(kāi nián)的意思:指新年伊始,开启新的一年。
全美(quán měi)的意思:形容美丽壮观、绚丽多彩。
虚檐(xū yán)的意思:指虚假的外表或表面的光鲜,实际上内里空虚无物。
一样(yí yàng)的意思:相同、相等
阵阵(zhèn zhèn)的意思:连续不断的出现或传来
这首诗描绘了正月初六日清晨,诗人于静谧中聆听山雨的声音,感受春天的生机与活力。首句“开年逐夜闻山雨”点明时间与地点,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新年伊始,夜雨绵绵的情景。接着,“阵阵声催一样春”一句,通过雨声的节奏,暗示着春天的到来,充满了生命的律动。
“孤枕自听元不恶”表达了一种孤独而宁静的心境,诗人独自倾听雨声,内心并无反感,反而享受这份自然的馈赠。“虚檐谁谓便能新”则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事物变化的思考,即使是在空荡的屋檐下,雨声也带来了新的生命气息。
“门前有客尤全美”和“园里无梅益固珍”两句,分别从人与自然两个角度,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敏感与欣赏。门前有客来访,为平淡的生活增添了几分乐趣;即便园中没有梅花,但其他植物的生长同样珍贵。这种对生活美的追求,体现了诗人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最后,“水活正添幽涧渌,草生纤嫩亦初匀”描绘了雨水滋润后的自然景象,溪水更加清澈,嫩草均匀地生长,展现出大自然的和谐与生机。整首诗通过对雨声、春意、生活细节的细腻描绘,传达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玉勒双牵名騕袅,锦章轻叠瑞麒麟。
三朝丞相迎恩赐,万岁君王宠诞辰。
将命綵衣宣汉礼,拜嘉香案望尧仁。
太平致去今无迹,造化裨来昔有神。
社稷一言尝定策,色辞九鼎但垂绅。
乾坤不负谋谟力,日月难磨富贵身。
封国连纡六金印,乡邦阻驾两朱轮。
行追前训还英衮,再领群生入大钧。
聊借寿樽倾北海,久叨宾馆祝平津。
却应从此天文里,遂指台星作老人。
田原土尽辟,禾黍积如鳞。
圣主弗横赋,农民犹苦贫。
末游滋不业,素敝寝谁因。
富室豪夺利,里胥蚕食人。
为生常汲汲,乃粒罕陈陈。
况在水旱地,更遭科敛频。
其将委沟壑,何以给昏晨。
去弊与务本,无非县令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