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残英(cán yīng)的意思:指被击败的敌人或失败者,也可指处于困境中的人。
春愁(chūn chóu)的意思:指因思念、忧虑或无法实现的愿望而感到忧愁。
风流(fēng liú)的意思:指人的品貌、言谈举止等方面优雅、有魅力。
觚棱(gū léng)的意思:指物体的棱角突出、锋利。
酒朋(jiǔ péng)的意思:酒友,亦指酒肆里的朋友。
兰亭(lán tíng)的意思:指文人雅士聚集的地方,也指文人墨客的聚会。
流散(liú sàn)的意思:指人或事物分散、离散、流失。
落红(luò hóng)的意思:指花朵凋谢或红色的东西脱落。
山水(shān shuǐ)的意思:指自然风景,也用来形容艺术作品或人物的美丽和高尚。
身名(shēn míng)的意思:指个人的名誉和声望。
桃花(táo huā)的意思:桃花是指桃树开花的景象,常用来比喻美好的爱情或婚姻。
外身(wài shēn)的意思:指外表、外貌。
望帝(wàng dì)的意思:望着天空向帝王祈求心愿。
玉碗(yù wǎn)的意思:玉碗是指用玉石制成的碗,比喻非常珍贵的物品或人才。
昭陵(zhāo líng)的意思:指明亡国之事,警示后人。
哭昭陵(kū zhāo líng)的意思:指为了表达对逝者的怀念和悼念之情而痛哭。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面对乱世后的哀愁与感慨。首联“乱后风流散酒朋,春愁万点入觚棱”写出了战乱之后,往日的风雅与欢聚已随风散去,春天的愁绪如同无数细雨般浸润在觚棱之上,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沉重与无奈。
颔联“屐旁山水思台雁,杯外身名纵季鹰”运用典故,以“台雁”和“季鹰”来寄托情感。“台雁”可能暗指东晋时期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中提到的“群雁”,而“季鹰”则出自《晋书·王羲之传》,意指王羲之的好友张季鹰,两人皆以饮酒赋诗著称。这里诗人借山水与杯酒,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自身身份与名声的反思。
颈联“禹庙落红啼望帝,兰亭玉碗哭昭陵”进一步深化了主题。禹庙,相传大禹治水的地方,此处可能象征着历史的厚重与沧桑;“落红”与“啼望帝”分别描绘了春花凋零与鸟儿哀鸣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兰亭,即王羲之《兰亭集序》的地点,昭陵则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这两处历史遗迹的描写,既是对古代文人雅士风范的追忆,也暗含了对逝去时光的惋惜与对现实的哀叹。
尾联“祅除共把桃花靧,满涧残英拾綵缯”以桃花靧(桃花酒)和满涧残英(凋零的花朵)为意象,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在乱世中共同寻求慰藉的情景。桃花靧是古代的一种酒,常与桃花相关联,象征着春日的生机与欢乐。然而,在满涧的残花中寻找彩色丝带(綵缯),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生活中的美好瞬间的珍惜与追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面对乱世的复杂心情,既有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有对现实困境的无奈与挣扎,同时蕴含着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同薛员外谊喜雨诗兼上杨使君
积旱忽飞澍,烝民心亦倾。
郊云不待族,雨色飞江城。
燋稼濯又发,败荷滋更荣。
时随雾縠重,乍集柳丝轻。
一宿恐鱼飞,数朝徵鹳鸣。
毒暑澄为冷,高尘涤还清。
乃知阴骘数,制在造化情。
及此接欢贺,临风闻颂声。
奉陪颜使君修韵海毕东溪泛舟饯诸文士
诸侯崇鲁学,羔雁日成群。
外史刊新韵,中郎定古文。
菁华兼百氏,缣素备三坟。
国语思开物,王言欲致君。
研精业已就,欢宴惜应分。
独望西山去,将身寄白云。
奉和颜使君真卿修韵海毕州中重宴
世学高南郡,身封盛鲁邦。
九流宗韵海,七字揖文江。
借赏云归堞,留欢月在窗。
不知名教乐,千载与谁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