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不欲太明,如缟裹栝楼。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病人(bìng rén)的意思:指生病的人或患有某种疾病的人。
不瘳(bù chōu)的意思:指伤势未痊愈或病情未好转。
得非(de fēi)的意思:表示肯定或否定的程度非常大,强调事物的真实与否。
谷气(gǔ qì)的意思:指因吃得饱而产生的满足感和精神愉悦的状态。
栝楼(guā lóu)的意思:指人们聚集在一起的地方,也可以指人多的地方。
眉头(méi tóu)的意思:指眉毛的皱纹,表示愁苦、忧虑、不满或疑虑之情绪。
岐伯(qí bó)的意思:指多个方向、多个道路分岔的交叉口,也比喻事物分歧、争议的地方。
无不(wú bù)的意思:没有不,表示全部都。
喜色(xǐ sè)的意思:指人脸上露出喜悦的表情。
相工(xiāng gōng)的意思:指人们通过观察天象、地理环境等进行推测、预言的技艺。
许负(xǔ fù)的意思:指答应了别人的请求或要求,却没有兑现。
- 翻译
- 病人若体内气息充足,面色黄疸也能痊愈。
黄色不应过于鲜明,如同白绸包裹着栝楼(一种植物)。
相面者观察细微之处,喜悦之情显现在眉头。
这难道不是像许负那样的相面技艺,也是向岐伯(古代名医)寻求的智慧?
- 注释
- 谷气:指体内气血充足。
瘳:病愈。
黄不欲太明:黄色不宜过亮。
缟:白色丝织品。
栝楼:一种植物,果实可入药。
相工:相面的人。
摭绪馀:观察细微的表情迹象。
喜色:喜悦的表情。
眉头:面部表情。
许负:古代著名的女相士。
岐伯:古代中医名医。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病人的面色和医生诊治的场景,反映出古人对医学特别是中医的重视。开篇“病人有谷气,面黄无不瘳”两句,直截了当地描述了病人的症状,即面部呈现黄色,这在中医学中通常与脾胃功能有关,可能是消化不良或其他内脏疾病的表现。
接下来的“黄不欲太明,如缟裹栝楼”进一步形容了这种黄色的特点,不是鲜明的黄,而是微弱、遮盖着的样子,给人一种沉闷之感。诗中的意象生动,通过对比来增强视觉效果,使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病人的面色变化。
“相工摭绪馀,喜色占眉头”则转向医生的诊治行为。“相工”指的是擅长望闻问切的医生,“摭绪馀”是细致观察的动作,表明医生在仔细地检查病人的面色和神情。医生对病人面部颜色的喜悦,是因为他能够从中看出疾病的端倪,从而进行有效的治疗。
最后两句“得非许负术,亦从岐伯求”表达了诗人对于传统医学知识的尊重和信任。这里提到的“许负术”是古代著名医生,岐伯则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医疗圣手。这两句暗示着,即使是一位有能力的医生,也会追寻那些伟大的医学先驱者的智慧。
整首诗通过对病人面色和医生诊治行为的细致描写,以及对传统医学知识的尊重,展现了一个完整的中医诊疗画面,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生命、健康以及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