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书屋内外的自然景色与时光流转的感慨,以及家族传承的温馨画面。
首句“高槐书屋绿阴匀”,以“高槐”点明书屋所处环境的高雅与幽静,“绿阴匀”则生动描绘出槐树浓密的绿荫覆盖着整个书屋,营造出一片清凉宁静的氛围。这里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暗示了书屋主人对环境的精心选择和对宁静生活的追求。
次句“睫眼流光卅二春”,巧妙地将时间概念融入个人体验中。“卅二春”代表了漫长的岁月,而“睫眼流光”则是对时间流逝的直观感受,仿佛岁月在眨眼间就过去了。这一句通过细腻的视觉感受,表达了诗人对时间飞逝的感慨,同时也暗含了对生命旅程的回顾与反思。
接下来的“昔日恩承仁祖处”,将话题转向家族历史与情感。这里提到的“仁祖”可能是诗人对先辈的尊称,表明书屋不仅是学习与思考的场所,也是家族记忆与情感的寄托。通过“恩承”一词,诗人表达了对先辈恩泽的感激之情,以及对家族传统的尊重与传承。
最后一句“今来又作抱孙人”,则将视角转向未来,预示着家族的延续与希望。诗人以“抱孙人”的身份自喻,意味着他即将成为家族新一代的见证者与引导者。这一句不仅体现了家族血脉的传承,也蕴含了对后辈成长的期待与祝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时间的流转、家族的情感与未来的展望,构建了一个既充满自然之美的书屋场景,又富含人生哲理与家族情感的意境。诗人以深沉的情感,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追忆、对家族传统的珍视、对未来希望的憧憬,展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与家族意识。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念奴娇.大石
醉魂乍醒,听一声啼鸟,幽斋岑寂。
淡日朦胧初破晓,满眼娇晴天色。
最惜香梅,凌寒偷绽,漏泄春消息。
池塘芳草,又还淑景催逼。
因念旧日芳菲,桃花永巷,恰似初相识。
荏苒时光,因惯却、觅雨寻云踪迹。
奈有离拆,瑶台月下,回首频思忆。
重愁叠恨,万般都在胸臆。
题尧章新成山堂
早将心事付渔樵,若被幽人苦见招。
多种竹将挑笋吃,旋栽松待斫柴烧。
壁间古画身都碎,架上枯琴尾半焦。
犹有住山穷活计,仙经盈卷一村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