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分臂上金条脱,莫忘嗔郎挽臂时。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彭孙贻创作的《新婚别四首嘲子羽弟》中的第二首,以一种幽默而深情的方式描绘了新婚夫妇之间的别离之情。
首句“别语丁宁屏侍儿”,细腻地刻画了即将分别的情侣在屏退侍从后,低声细语,反复叮咛的场景。这里的“丁宁”表达了对对方的关心与不舍,同时也暗示了他们内心的复杂情感。
次句“恨无芍药寄将离”,则借用了芍药花这一传统象征爱情与离别的花卉,表达了因无法送别时赠送芍药而产生的遗憾和思念。芍药在中国文化中常被用来比喻爱情的纯洁与永恒,此处巧妙地将现实情境与情感寄托相结合,增添了诗歌的意境美。
接下来的“双分臂上金条脱”,描述了新婚夫妇在离别之际,互相赠予臂上的金条作为纪念物,寓意着即使分离,彼此的心也紧紧相连。这种细节描写生动地展现了两人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以及对未来重逢的期待。
最后一句“莫忘嗔郎挽臂时”,则以一种俏皮而温馨的口吻,提醒对方不要忘记在离别前,自己曾紧紧挽住对方手臂的那一刻。这句话不仅体现了新婚夫妇间的亲密无间,也蕴含了对美好回忆的珍视与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象征手法,成功地捕捉并表达了新婚夫妇在离别时刻的复杂情感,既有离别的伤感,也有对未来的憧憬,充满了生活的真实感和情感的深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按筠
南浦初移棹,日高才丈许。
西风送惊湍,步步蹙洲渚。
乱流溯水口,艰进屡延伫。
亭午一回盼,楼橹尚堪数。
舟行田荡间,缘木引前路。
吾方叹阿农,因之动恻楚。
细詷负笠翁,妙用在阿堵。
六月江水落,晚禾正堪布。
新抽藉浮膏,所入倍钟釜。
予闻重踟蹰,豁然发良寤。
阴阳互为根,翻手变苍素。
世故贵更练,接迹每多误。
舣岸促征骑,萧萧碧山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