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濒危(bīn wēi)的意思:处于极度危险的状态,即将灭绝或消失。
长风(cháng fēng)的意思:长时间吹拂的风,比喻持久不衰的精神风貌或影响力。
当时(dàng shí)的意思:表示发生在过去某个特定时间的事情。
繁词(fán cí)的意思:
见“ 繁辞 ”。
风规(fēng guī)的意思:指社会风气和规范。
高衢(gāo qú)的意思:指交通繁忙、人群拥挤的地方。
贵贱(guì jiàn)的意思:指人的身份、地位、财富等的高低。
贱士(jiàn shì)的意思:指品行低劣、卑鄙无耻的人。
孑遗(jié yí)的意思:指孤立残存的、独自遗留下来的东西。
抗棱(kàng léng)的意思:抵御冲击,抵抗压力
明哲(míng zhé)的意思:指聪明、明智。
日相(rì xiāng)的意思:指人的相貌或气质在日光下显得美丽动人。
尚志(shàng zhì)的意思:尚指崇尚、推崇;志指志向、意志。尚志的基本含义是推崇崇高的志向和坚定的意志。
时贤(shí xián)的意思:指适时的明智之人。
失和(shī hé)的意思:指人与人之间关系不和谐,产生矛盾或冲突。
坦夷(tǎn yí)的意思:诚实、坦率、直率。
贤智(xián zhì)的意思:指人的智慧和品德都非常高尚,既聪明又善良。
以为(yǐ wéi)的意思:错误地认为,误以为
-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殷岳的《读史(其十八)》表达了对历史中贤能人士命运多舛的感慨。诗中的"孤贵易失和,露才亦濒危"揭示了在复杂环境中,孤立的精英容易失去和谐,过于显露才华又可能招致危险。"当时贤智过,抗棱长风规"赞扬了那些敢于坚持原则、在逆境中坚守道义的人。
然而,这样的贤者往往遭受磨难,"载祸日相饷,几令无孑遗"描绘了他们频繁遭遇灾祸,几乎难以幸存的境况。诗人接着提到林宗(可能是指东汉名士林宗)即使身处高位,仍能保持简朴,"林宗步高衢,尚志不繁词",他的行为体现了高尚的志向和简洁的语言风格。
诗人倡导不论贵贱,都应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所有人,"敬遇贵贱士,壹之以坦夷",这是一种崇高的道德境界。最后,诗人推崇明智之人懂得保护自己,他们的智慧和处世之道值得后人学习,"明哲保其身,可奉以为师"。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历史人物的寓言,阐述了谦逊、坚持原则以及明智处世的重要性。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