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残春(cán chūn)的意思:指春天即将过去或已经过去,只剩下一点残余的春意。
垂泪(chuí lèi)的意思:流泪、哭泣
得地(de dì)的意思:指得到地位、权力或资源等。
今朝(jīn zhāo)的意思:指现在、此时此刻。
绝伦(jué lún)的意思:超越一切,无与伦比
声貌(shēng mào)的意思:
(1).声音与容貌。 唐 白居易 《和顺之琴者》:“阴阴花院月,耿耿兰房烛,中有弄琴人,声貌俱如玉。”
(2).特指文学作品中的事物形象和描绘技巧。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通变》:“夫夸张声貌,则 汉 初已极。”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铨赋》:“及 灵均 唱骚,始广声貌。然则赋也者,受命於诗人,而拓宇於《楚辞》也。”
(3).特指人说话的声音和脸色。《南史·荀伯玉传》:“比出,二人飢乏,气息惙然,切齿形于声貌。”失身(shī shēn)的意思:指女子失去贞操,有时也用来形容男女之间的不正当关系。
由来(yóu lái)的意思:指事物的起源或由来的来历。
- 翻译
- 声音和容貌自古以来就无比出众,如今大家共同赞许他在暮春时节的风采。
面对歌声不要奇怪他频繁落泪,得到荣华之地反而惭愧自己过早失去了本真。
- 注释
- 声貌:声音和容貌。
固:本来,原本。
绝伦:无与伦比。
今朝:如今。
共许:共同赞许。
占残春:占据暮春的美好时光。
当歌:面对歌声。
莫怪:不要奇怪。
频垂泪:频繁落泪。
得地:得到好的地位或境遇。
翻惭:反而惭愧。
早失身:过早失去了自我或本真。
- 鉴赏
这段文字摘自唐代诗人司空图的《偶诗五首》之四。从这短短四句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深厚的情感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声貌由来固绝伦,今朝共许占残春。"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无法长存的哀叹。"声貌"指的是美好的容貌或才艺,而"由来固绝伦"则表明这些美好的事物自古以来就难以持续,"今朝共许占残春"则是说在今天,人们也都只能感慨于春光易逝,美好如同残余的春色一样难以把握。
"当歌莫怪频垂泪,得地翻惭早失身。" 这两句诗人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对过去错误选择的悔恨。当他歌唱时,不要奇怪他为什么常常流下眼泪,因为在获得了一片土地("得地")之后,他反而感到愧疚,后悔当初没有珍惜自己的人生,过早地失去了生命中的美好。
整体来看,这段诗抒发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易逝、个人时光难以把握以及因错失机遇而引起的深刻哀思。每个字句都饱含深情,透露出作者对人生无常的深切感悟和内心的沉痛悔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行路难
君不见翟公昔时作廷尉,蝉联宾客填门至。
并披缝掖曳长裾,夕振鸣珂昼停骑。
峨冠博带称往古,吐气扬眉论当世。
交态浑如金石坚,朋情肯数芝兰契。
当时意气何豪雄,炙手可热嘘生风。
日晏联镳登紫阁,平明骑马出铜龙。
只道浮华长若此,谁云生死不相从。
一朝官罢成索寞,门外庭前可罗雀。
寂寂蓬居向午开,萧萧木叶惊秋落。
古来此道今可悲,须知荣悴亦无时。
花前且尽一壶酒,世事悠悠侬不知。
还山行
禽鱼不可友,出就斯人居。
迂才忤盛世,复此归敝庐。
投迹近逸民,振衣辞高衢。
白云绕我屋,清涧循我除。
深林挽云轩,松竹郁森疏。
贫家何所有,但有琴与书。
日暮无人来,浊酒聊自娱。
神全虑斯澹,妙得景亦俱。
岂不乐守贞,幽抱恒未舒。
屯膏违圣训,独善旷仁誉。
徘徊望嵩衡,恻恻怀居诸。
梅花曲
轩后登天时,骑龙乘紫云。
三千宫貌附龙鳞,瑶珰月佩荷丝裙。
夜入罗浮醉仙子,酒楼明月神具水,梦阑霜冷蛾眉死。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