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2日(农历三月廿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再读存心书》
《再读存心书》全文
宋 / 方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每报家书至,心如喜惧何。

欲开疑有故,已读幸无他

典粥赀财罄,寒饥幼稚多。

衰门可叹,两世误儒科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寒饥(hán jī)的意思:指贫穷和饥饿。

家书(jiā shū)的意思:指家庭成员之间通过书信来表达亲情、问候、关心等情感。

可叹(kě tàn)的意思:令人感到悲叹、遗憾或惋惜的事物或情况。

儒科(rú kē)的意思:儒科指的是儒家学派的学科,也泛指儒家学问。

衰门(shuāi mén)的意思:指家族衰败、家道中落。

无他(wú tā)的意思:没有其他;没有别的。

喜惧(xǐ jù)的意思:既喜爱又害怕

有故(yǒu gù)的意思:有故意味着有故事、有来历,形容事物有一定的背景或由来。

幼稚(yòu zhì)的意思:幼稚指的是儿童时期的天真、稚气,也可以指成年人思想、行为不成熟。

赀财(zī cái)的意思:指财富积累丰厚,财产多而且丰盈。

注释
家书:家中的来信。
喜惧:喜悦和恐惧。
疑有故:怀疑有不好的事情。
幸无他:庆幸没有其他问题。
典粥:典当粥。
赀财罄:财物耗尽。
寒饥:寒冷饥饿。
衰门:贫困的家庭。
两世误儒科:两代人误入了科举之路。
翻译
每次接到家书,心中既欢喜又恐惧交织。
想要拆开信封,怀疑会有不好的消息,但打开后庆幸没有其他问题。
家中已把粥卖尽财物耗尽,孩子们在寒冷饥饿中众多。
贫困的家门实在令人感叹,两代人误入了读书求取功名的道路。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时期的文学家方回所作,名为《再读存心书》。诗中表达了诗人收到家信后的复杂情感,以及对家庭困境的深切关怀。

"每报家书至,心如喜惧何。" 这两句表现了诗人每当接到来自家的书信时,内心既充满了喜悦,又夹带着忧虑和恐惧。这份情感是多重的,不仅仅是单一的喜悦,还有对家中情况的担忧。

"欲开疑有故,已读幸无他。" 诗人在这里表达了想要解开心中的疑惑,但又害怕书信中带来的消息。幸运的是,已经阅读过的内容并没有其他意料之外的坏消息,这让诗人的内心得到了一丝慰藉。

"典粥赀财罄,寒饥幼稚多。" 这两句描绘了家中的困顿状况。"典粥"指的是典当米粮来换取钱财,表明家庭的经济状况非常紧张;"赀财"则是借贷的意思,显示出家庭经济的窘迫。而"寒饥幼稚多"更是直接揭示了家中有许多年幼和无力自保的人,他们面临着饥饿和寒冷,这些都是诗人深感忧虑的地方。

"衰门真可叹,两世误儒科。" 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家族命运的哀叹。"衰门"指的是家道中落,家族的繁华不再。而"两世误儒科"则是说两个世代都未能在学业上有所成就,这里可能隐含着对传统科举制度的无奈与批判。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景象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家庭困境的关切,以及对个人及家族命运的深刻反思。

作者介绍
方回

方回
朝代:宋   字:万里   号:虚谷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生辰:1227—1307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猜你喜欢

睡起偶书

八面棂窗八面开,画屏窗外绿于苔。

竹床藤枕凉如水,睡熟不知山雨来。

(0)

吴江即景分韵得池字

平湖万顷去帆迟,遥见孤村列戍旗。

一塔已无当日箭,三高犹有昔年祠。

风掀急浪飞桥动,霜满高楼画角悲。

欲访鸱夷何处是,望中烟树自参差。

(0)

题自画扇赠曹子纯

野树秋容老,层峦晓气蒸。

寺钟如隐隐,江水自澄澄。

举世悲伤足,何人乐曲肱。

抱琴林下者,好结浴沂朋。

(0)

送人省亲

政尔相从乐,胡然赋式微。

言思倚闾望,梦逐白云飞。

蟋蟀依苔井,蟏蛸在板扉。

赠君五色线,归补老莱衣。

(0)

病起蔷薇甚开

蔷薇好颜色,结架傍琴台。

微雨夜来过,今朝花尽开。

祇应深待我,也复可怜才。

且以永今日,独咏亦悠哉。

(0)

阎骧云壑图

白云冉冉生幽壑,烟草芊眠春漠漠。

绕屋杉槠一万章,排云瀑布千寻落。

我家住在三江口,山水娱人不知久。

空翠常沾几上书,江花每落杯中酒。

主爵郎中非画师,有孙曰骧仍似之。

君家浑东那有此,应写江南寄所师。

(0)
诗词分类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诗人
费宏 萧统 朱瞻基 黄清老 李齐贤 王微 王贞白 徐灿 仓央嘉措 尤袤 黄任 瞿佑 陈廷敬 钱镠 姚燧 高骈 谭用之 崔道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