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赐江苏巡抚陈弘谋之任》
《赐江苏巡抚陈弘谋之任》全文
清 / 弘历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东南繁剧地,抚治贤良

为我苏徐海,宜民简召王。

允惟力沟洫,方可课耕桑

实政斯应树,虚名谨防

心要于敬,五字示其纲。

勖尔推行善,芳同桂岭长。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东南(dōng nán)的意思:指东南方向。

繁剧(fán jù)的意思:指繁忙、热闹的场面或局面。

抚治(fǔ zhì)的意思:平抚和治理。

耕桑(gēng sāng)的意思:指农民耕种田地和养蚕的劳动。

沟洫(gōu xù)的意思:指沟渠,比喻治理水利或开辟道路。

简召(jiǎn zhào)的意思:简单的召唤或召集。

谨防(jǐn fáng)的意思:小心防备,警惕对待。

剧地(jù dì)的意思:形容地势险峻、峭壁陡峭。

课耕(kè gēng)的意思:指农民在田地里努力耕种,勤奋努力的意思。

推行(tuī xíng)的意思:推动并实施某种政策、计划或措施。

为我(wèi wǒ)的意思:为了我

五字(wǔ zì)的意思:指由五个字组成的词语,也可以指五个字的成语。

贤良(xián liáng)的意思:指有德行、有才能的人。

心要(xīn yào)的意思:指最重要的事情或关键的要素。

行善(xíng shàn)的意思:进行善行,做好事,帮助他人。

虚名(xū míng)的意思:指空有名声而无实际才能或成就。

宜民(yí mín)的意思:指符合民众的利益,适宜人民的需要。

一心(yī xīn)的意思:全心全意、专心致志

鉴赏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赠予江苏巡抚陈弘谋,体现了对陈弘谋治理地方的期望与指导。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表达了对陈弘谋作为地方官吏应具备的品德、能力及治政理念的高度肯定。

首先,“东南繁剧地,抚治寄贤良”,开篇即点明了陈弘谋所面临的地区环境复杂、事务繁多的挑战,将他置于“贤良”的位置上,寄予厚望。接着,“为我苏徐海,宜民简召王”两句,进一步强调了陈弘谋在治理地方时应以百姓福祉为先,简政便民,如同古代圣王般施行仁政。

“允惟力沟洫,方可课耕桑”则指出治理地方需要注重水利建设,促进农业发展,这是实现民生改善的基础。接下来,“实政斯应树,虚名尚谨防”告诫陈弘谋在实际施政过程中要树立真实有效的政策,同时警惕虚名浮利的诱惑,保持清正廉洁。

“一心要于敬,五字示其纲”强调了为官者应以恭敬之心对待职责,以“敬”作为行事的根本原则。最后,“勖尔推行善,芳同桂岭长”是对陈弘谋的勉励,希望他能够积极推行善政,如同桂岭之花,长久绽放,香气四溢,为地方带来持久的繁荣与和谐。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乾隆皇帝对陈弘谋个人才能的赏识,更蕴含了对地方治理的深刻思考和期望,体现了古代君主对于官员道德品质和施政能力的重视。

作者介绍
弘历

弘历
朝代:清

猜你喜欢

满庭芳.赠徐道渊

猛抛俗海,一志投玄。全真清静为先。

心上无思无虑,无党无偏。

无中得些雅趣,守清贫、度日随缘。

自然理算,从今至古,罕有人言。

惟有神翁苗裔,能承当,身中自是周圆。

海底灵龟灵口,灵吸灵泉。

灵光复喷绛阙,结金丹、一颗新鲜。

无生灭,与山侗,共礼风仙。

(0)

满庭芳.赠辛五翁姜四翁

豪富过人,作为异众,莱阳姜鉴辛通。

文登趁醮,不惮冒霜风。

来往近乎千里,投坛告、马钰姜公。

持孝道,宰公闻得,惠酒劳奇功。

虔诚逢感应,醮仪才罢,仙现云中。

命丹青妙手,传写奇容。

从此住行坐卧,搜斡运、阴里阳宫。

忘尘事,乡人钦羡,相重更相崇。

(0)

黄鹤洞中仙.继重阳韵

拯救扶风活。逗引扶风耍。故遣扶风颠更狂。

扶风马。家累扶风舍。业火扶风洒。云鹤扶风跨。

这个扶风灵更灵,扶风马。真称扶风也。

(0)

清心镜.赠老程先生

这程公,顿然悟。家有六子,六贼之数。

细寻思、总是冤家,便不宜团聚。弃纱巾,冠戴取。

捉住马猿,易调龙虎。

待一朝、丹药灵灵,跨祥鸾归去。

(0)

清心镜.道友问予甚家门户

道友询,甚门户。答之清净,别无作做。

皆笑道、此是顽空,执把在甚处。要执把,说与汝。

意马心猿,常擒稳住。

得自然、地涌醴泉,更天降甘露。

(0)

清心镜.喜今是

法烛儿,任来爇。无我无人,烟消火灭。

专修个、忍辱神仙,肯是非分别。无嗔怒,无喜悦。

拍拍塞塞,满怀冰雪。

自然得、心地清凉,怎教我发热。

(0)
诗词分类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诗人
文天祥 林朝崧 李俊民 史浩 姚鼐 罗洪先 贺铸 周必大 李商隐 苏颂 元稹 耶律楚材 黄裳 韩雍 王迈 齐己 宋庠 张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