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封连堠,牂牁入徼西。
溪浊人悬瘿,泥融马涩蹄。
这首诗描绘了南皋大佥前往贵竹的旅途景象,充满了对自然风光的细腻观察与感慨。首句“巴蜀封连堠,牂牁入徼西”开篇即点明了行程的起始地点和方向,巴蜀与牂牁两地相连,暗示着旅程的遥远与艰辛。接着,“仰攀南斗近,遥瞩楚峰低”两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星辰与山峰人格化,表达了诗人对旅途中的星辰与自然景观的亲近感与敬畏之情。
“溪浊人悬瘿,泥融马涩蹄”则转而描写沿途的自然环境,溪水浑浊,人行其间,皮肤可能因接触而长出疣子;泥土湿润,马蹄深陷其中,行动不便。这两句通过具体的自然现象,展现了旅途的艰难与困苦。最后,“未须嗟远适,明主付蒸黎”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此行的鼓励与期待,认为虽然路途遥远,但作为明主的托付,友人应不负众望,为百姓谋福利。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色,也蕴含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国家、人民的责任感,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的家国情怀。
披图长啸,发响划岩峦。日南路,真万里,扼雄关。
是苴兰。
忆昔繁华日,辇賨布,输蒟酱,僰僮丽,赕钱重,杂花丹。
靡莫牂牁,有幻师爨弄,善舞能弹。
更五溪六诏,萦绕点苍山。鸟道孱颜。峭难攀。
叹今古事,多割据,泸水黑,甚时乾。
㽛町国,哀牢郡,笑征鞍。不曾閒。
庄蹻开边后,蒙氏废,段家残。
离宫坏,金舆杳,没诸蛮。
髣髴三郎去,淋铃也、何日回銮。
祇昆明劫火,映战血成斑。罗袖红殷。
有兰陵、宁馨年少,风前玉树姚冶。
缚茆树栅东溪畔,正傍樊川水榭。谁图画。
画秋后、霜柑百颗高低亚。寒香噀射。
拟楚颂名亭,追踪坡老,此意尽潇洒。
人间世,总是蜗牛传舍。休矜文采儒雅。
海田几遍栽桑后,万事虚舟飘瓦。蜀山下。
有苏子祠堂、老木曾连把。如今尽也。
便结得亭成,他年志遂,后日谁怜者。
军马台城里。记当年、君留建业,妾家吴市。
江左英雄今谁在,太息周郎已矣。
空还剩、斜阳燕垒。
一派大江流日夜,捲银涛、舞上青山髻。
烦为我,递双鲤。寄书殷浩轻獧子。
却翻言、旁无知者,臣开臣闭。
笔格簪花挑来觑,不是一缄红泪。
也不赋、竹竿鱼尾。
昧旦鸡鸣相庄甚,笑白头、吟与盘中字。
儿女态,裙钗气。
三十年前事,记童年、章华曾作,屈平高弟。
家本宝华山下住,门映石湖荷芰。
有一带、疏轩曲砌。
忆得危崖腾健鹘,咽秋灯、夜半歌山鬼。
风乍刮,鬓成猬。凄凉阅尽人间世。
看多少、经堂书库,拆为马肆。
旧日生徒今亦老,相对贤门佳婿。
更似舅、魁然无忌。
且尽君家黄菊酒,论人生、一醉为佳耳。
西州恸,成何济。
两地人师,十载问奇,相依讲堂。
正郝隆长者,居官磊落,陈琳下士,阅世清狂。
昨到梁溪,重披绛帐,恰遇生申燕喜觞。
华筵上,看雕轮徐动,玉佩成行。圜桥观者如墙。
有末座酬知一寸肠。
叹乌衣谁认,王家旧巷,青衫难换,陆氏荒庄。
画鼓频挝,银筝细拨,帘外梨花一夜霜。
东风晓,被此情如酒,腻住归航。
槌床抵几。看九州蕉鹿,千秋槐蚁。
总若辈、炙手熏天,叹不杀袁刘,依然寒士。
臣醒而狂,笑不值、一钱程李。
问旧年朱户,几遍重经,都剩衰垒。何如沾沾自喜。
只竹弓射鸭,芒屦驱豕。
玉颜石髓难留,拚老去琅琊,终为情死。
拍手狂歌,正天畔、暮山秋紫。
近重阳、螯肥酿熟,醉为佳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