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学(bù xué)的意思:不愿意学习或不肯学习。
尘土(chén tǔ)的意思:指尘埃、灰尘,也用来比喻贫穷、卑微、平凡。
垂老(chuí lǎo)的意思:指年纪已经很大,年老体衰。
慈竹(cí zhú)的意思:慈竹是指竹子的一种特征,形容竹子柔韧而不折断。也用来比喻人的品质善良慈悲,具有宽容和温和的性格。
东华(dōng huá)的意思:东方的光芒
飞蓬(fēi péng)的意思:形容人行走无定所,四处漂泊。
开场(kāi chǎng)的意思:指开始的场合或活动。
木通(mù tōng)的意思:指人能够通达事理,善于交际、处理事务的能力。
秋光(qiū guāng)的意思:秋天的阳光。形容秋天的景色明亮而温暖。
诗思(shī sī)的意思:指诗人的思考和创作能力,也指人们写诗时所需要的思维和灵感。
眼前(yǎn qián)的意思:指眼前所见的事物或情况。
野外(yě wài)的意思:指在户外、田野或野外进行活动或工作。
引水(yǐn shuǐ)的意思:引导水流,比喻引导事物的发展或转变。
元亮(yuán liàng)的意思:形容光亮耀眼,也可用来形容人的才华出众。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身处乡村秋日之景时的思绪与情感。首句“野外秋光薄”,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秋日田野的景象,薄薄的秋光暗示着季节的转换,营造了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接下来,“眼前诗思浓”一句,直接点明了诗人面对此景时的创作灵感,表现出他对自然美景的敏感和热爱。
“耻居元亮后,不学孟京穷。”这里诗人以陶渊明(字元亮)和孟郊(字东野,号孟京)自比,表达了自己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贫困生活的拒绝。陶渊明是著名的田园诗人,而孟郊则以生活贫困著称,诗人通过这两者的对比,表明自己既追求田园生活的宁静与自由,又不愿像孟郊那样过着困苦的生活,体现了他独特的价值取向和生活态度。
“引水浇慈竹,开场种木通。”这两句描绘了诗人亲自参与农事活动的情景,通过具体的行动展现了他对自然的亲近和对劳动的尊重。浇水浇灌慈竹,播种木通,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态的关注,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实际参与和对土地的深厚感情。
“东华尘土客,垂老尚飞蓬。”最后两句将诗人自己的身份与经历融入其中,以“东华尘土客”自喻,暗示自己虽为官场中人,但内心却向往田园生活,不愿被尘世的纷扰所束缚。而“垂老尚飞蓬”则表达了诗人虽已年迈,但仍怀有对自由和自然的渴望,如同随风飘荡的蓬草一般,追求心灵的解放与自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个人命运的反思,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